首页 理论教育 腔内介入治疗

腔内介入治疗

时间:2023-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术前使用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减少术中远端栓塞事件和术后垃圾足的发生,同时可降低对比剂相关性肾病的发生率。远近端双入路、双向内膜下成形技术在常规办法难以通过病变血管时采用。对于足部有缺血性溃疡的患者,必须注重溃疡部位与目标血管的关系,即血流区域的概念。不能满足于膝下任意一支血管的治疗,而必须特别注重靶血管的开通。

1.术前准备

(1)评估全身状况及重要脏器功能。

(2)完善下肢动脉影像学检查(CTA或MRA),制订腔内介入治疗计划。

(3)停用双胍类降血糖药5天,避免与含碘造影剂共同作用使肾功能恶化。

(4)充分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100mg,每天1次,口服,至少持续1周。

(5)术前使用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减少术中远端栓塞事件和术后垃圾足的发生,同时可降低对比剂相关性肾病的发生率。

(6)手术前24小时至手术后72小时,应给予充分水化,以降低对比剂相关性肾病的发生。

(7)其余按介入治疗术前常规进行。

2.腔内介入治疗方案

(1)入路选择尽可能接近病变,在不合并髂主动脉和股动脉近端病变时,尽可能选择患侧股动脉顺行入路。

(2)良好的导管支撑,如支撑导管、高推送力球囊导管等,可协助导丝更好地通过病变。

(3)内膜下成形(subintimal angioplasty,SIA)技术,可以在真腔无法通过时采用。

(4)远近端双入路、双向内膜下成形技术(subintimal arterial flossing with antegrade-retrogade intervention,SAFARI)在常规办法难以通过病变血管时采用。

(5)对于足部有缺血性溃疡的患者,必须注重溃疡部位与目标血管的关系,即血流区域(angiosome)的概念。不能满足于膝下任意一支血管的治疗,而必须特别注重靶血管的开通。

(6)足背、足底动脉弓的开通对于糖尿病足病的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条件时应积极开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