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无法使用自体大隐静脉时,也可选择自体复合静脉或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自体大隐静脉既可采用倒置静脉旁路,也可采用顺行静脉旁路。采用原位大隐静脉旁路移植临床效果最好。通过d AVF可减少早期移植物血栓形成、增加通畅率,尤其在流出道血管不达标以及使用人工血管作为桥血管时作用显著。
1.术前准备
(1)全面评估全身状况及重要脏器功能对手术及麻醉的耐受状况。
(2)完善下肢动脉影像学检查(最好行DSA造影),了解目标血管的流出道状况。
(3)术前抗血小板药物一般不必停用,可减少围术期心脑血管事件。
(4)术前彩色超声检查患肢大隐静脉,了解大隐静脉是否可作为桥血管使用。
(5)其余按全身麻醉外科手术术前常规进行。
2.手术方案
(1)流入道血管的选择:在近端血管无异常的情况下,流入血管选用最远端的股浅动脉或腘动脉,可使桥血管的长度最短,取得最佳的手术结果。
(2)流出道血管的选择:一般依据动脉造影的结果,进行足部动脉流出道评分,同时结合靶血管直径、血流阻力、足动脉弓或腓动脉穿支情况决定。
(3)桥血管的选择:一般选择自体大隐静脉。在无法使用自体大隐静脉时,也可选择自体复合静脉或聚四氟乙烯(PTFE)人工血管。自体大隐静脉既可采用倒置静脉旁路,也可采用顺行静脉旁路。采用原位大隐静脉(in situ)旁路移植临床效果最好。
(4)吻合技术:在远端吻合口附加动静脉瘘(the adjunctive dist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 AVF)。通过d AVF可减少早期移植物血栓形成、增加通畅率,尤其在流出道血管不达标以及使用人工血管作为桥血管时作用显著。
(顾洪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