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脊干细胞也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多能干细胞,它们从神经管脱落后,经由背外侧和腹侧的旁路迁移到周围组织。在不同的环境中,神经脊干细胞可以分化成为多种不同的细胞类型,包括黑素细胞、外周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PNS)的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也有部分内分泌细胞。在头颈部发育过程中,神经脊干细胞还能够产生中胚层细胞,包括结缔组织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肌腱、真皮、牙本质、软骨和骨。因此,机体内,间充质细胞并不单纯是由中胚层产生。Billon等学者在2007年报道,在老鼠胚胎干细胞培养过程中,神经外胚层/神经脊可作为脂肪细胞的来源。另外,有作者在Sox10-Cre转基因小鼠上应用Crelox fate 图谱证明,在正常的发育过程中,神经脊细胞可以生成脂肪细胞亚型。鹌鹑的黑色素细胞在体外克隆培养时,经内皮素-3处理后,可以分化为神经胶质细胞、肌成纤维细胞、多能神经脊样祖细胞。这些报道推出了终末分化的脂肪细胞和脂肪祖细胞具有去分化成为神经脊干细胞的可能性,并在神经诱导情况下最终生成神经细胞。
Nagoshi (2008)和Morikawa(2009)等认为部分骨髓衍生间充质干细胞是神经脊细胞生成的。应用神经脊特异性P0-Cre/Floxed-EGFP和Wnt1-Cre/Floxed-EGFP成年转基因小鼠,从其骨髓中分离出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阳性的骨髓衍生间充质干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形成球体结构表达神经脊干细胞基因并可分化为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这一结果认为神经脊干细胞可以生成骨髓衍生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亚群。还有一系列的研究也发现啮齿类和人的皮肤真皮里面含有球体形成细胞,即皮肤衍生的祖细胞(skin-derived precursors,SKPs)。后者具有分化成间叶细胞系和神经外胚层系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平滑肌细胞和脂肪细胞)的多种分化潜能。因此,皮肤衍生的祖细胞被认为是皮肤真皮中的神经脊干细胞样细胞。不同组织来源的神经脊干细胞都具有一些共性:在含有N2、B27、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添加剂的无血清培养液中可形成球体结构;在这一培养条件下持续自我更新、传代;具有多项分化能力。最近,Chi等(2010)发现皮肤的皮下脂肪中也含有球体形成细胞,这些细胞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可以有效地分化为施万细胞(Schwann cells,SCs)、骨细胞、脂肪细胞。在应用新生大鼠的比较性研究中发现,从皮肤真皮和皮下脂肪衍生的球体都明确表达神经脊标志物Sox-2、Twist、Slug、nestin和Sox-9(根据Chi G和Son Y未发表的数据)。综上所述,神经脊干细胞也很可能存在于皮下脂肪组织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