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增益理中汤治疗脾虚久泻

增益理中汤治疗脾虚久泻

时间:2023-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虚寒泻利不止者,此方主之。婴幼儿患此症者,大多1剂药便可痊愈。郭某,女,47岁。不久又腹痛腹泻,医院又诊断为急性肠炎,治疗7天泻止出院。刘某,女童,2岁半。近来病情加重,有时一日泻八九次,几乎百药无效,瘦弱不堪。王某,男,36岁。身高170cm,体重103斤。朱某,女婴,9个月。治当温补脾肾,和胃止泻。

组成:人参12g,焦白术、茯苓、炒山药各15g,酒白芍、煨木香各9g,炮附子、炮姜各5g,肉豆蔻、诃子各9g,炙甘草6g,大枣5枚,糯米30g。

功用:温肾健脾,涩肠止泻。

主治:脾肾两虚,命火不足,以致完谷不化,腹痛久泻。或本脾肾阳虚,复伤于生冷油腻;或脘腹直接受寒,腹痛泻下清稀,缠绵不止者。

方解:参、术、苓、草为四君子汤,以补脾益气;姜、附、山药温肾补火;木香、酒白芍、诃、蔻理气缓痛止泻,佐以大枣、糯米,以助脾和胃涩肠。诸药和合,以成温肾补脾、涩肠止泻之功。虚寒泻利不止者,此方主之。

加减:若泻利久不止者,加赤石脂、乌梅、石榴皮等味,以增强涩肠止泻之功。如泻痢初起,或夹湿热积滞者,此方禁用。

用法:水浓煎(冷水煎开后小火再煎1小时以上),温服。服药期间忌食绿豆、茶水、生冷油腻及一切难以消化之物,注意保暖。

体会:此方对于脾肾虚寒、完谷不化、久泻不止者,用之效果甚速。婴幼儿患此症者,大多1剂药便可痊愈。1剂药不愈者,百患者不到三五人。成人无其他兼夹证的,即使泄泻数月,也未超过3剂即愈。尚有简便方治久泻不止的,可以参考使用。

治验例一 脾肾阳虚

郭某,女,47岁。2005年7月10日诊。主诉:4年前夏末因吃不洁净食物而致腹痛吐泻,到医院诊断为食物中毒,治疗数日病愈。不久又腹痛腹泻,医院又诊断为急性肠炎,治疗7天泻止出院。以后每隔数日又腹泻,医院复诊断是慢性结肠炎。无论住院、吃药,总治不愈,体重已下降10余斤,经常腹痛,1日泻下4次左右,无力劳作。诊:患者面色萎黄,声音发颤,唇舌色淡,苔薄微腻,脉来细弱,按之则散,一派虚弱之象。此人反复腹泻数年,已见脾肾阳虚、命火不足之征。治法:温补脾肾,涩肠止泻。用本方3剂。

7月14日二诊。患者面色稍有光泽,隐见微红,舌苔白薄津润,脉转小缓,沉取可得。患者言:大便一日夜2次,腹亦不甚疼痛。药已中病,法当续治。原方加石榴皮9g,续服3剂。

7月18日三诊。患者面带悦色道:腹泻一日夜1次,腹痛亦止,食欲稍振。病情续有好转,用二诊方加量5倍,研末,水丸。每服12g,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大枣、生姜煮粥和服更佳。

随访3年,腹泻未作。病愈后2年,体重恢复至病前,劳作如常。

治验例二 脾肾阳虚

刘某,女童,2岁半。2001年8月3日诊。患儿母亲代诉:患儿腹泻已近1年,寻访多处治疗,不见痊愈。近来病情加重,有时一日泻八九次,几乎百药无效,瘦弱不堪。诊:患儿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唇舌色淡,苔白津润,指纹隐隐淡青,脉象细弱,沉取则无。小小孩童,岂耐泻利如此之久?“纯阳”之体,火衰孰来生土?脾胃虚羸矣!非培补脾肾,岂能奏效?立当补命门真火,以助脾胃运化,方有立竿见影之效。本方加减如下:人参5g,焦白术6g,茯苓、炒山药各5g,炮附子、炮姜各3g,煨肉豆蔻、煨诃子、酒炒白芍各5g,炙甘草3g,大枣3枚,糯米15g。2剂。嘱患儿母亲:需先煎附子1小时,再入群药同煎40分钟,一次煎取约150ml(约三两),分多次喂服,1剂三煎,一天半尽剂。并反复嘱咐患儿母亲:此药1剂必愈,愈后不可再服,以免变生他症,因为药性大热。

第三日患儿母亲从深圳打电话:1剂服至一半泻止,1剂尽剂,果然痊愈。后续询访1年余,患儿恢复健康,腹泻未再复作。

治验例三 寒邪直中

王某,男,36岁。2007年6月29日诊。自述:因淋雨受凉而致腹痛腹泻已12天,打针吃药均不见效,体重骤减7斤,心慌气短,四肢无力,双腿发软,眼冒金花,一日夜泻下10余次。诊:患者面色萎黄,精神萎靡,唇舌色淡灰,舌苔薄白乏津,声音细微,断续不接,脉象沉细迟弱,已成虚脱之象也。思患者平素体壮,仅因淋雨受凉泄泻10余日不止,而致虚寒气脱之象。当速温肾补脾,益气止脱。用本方1剂,速速浓煎,少量、多次,一日夜尽剂。

翌日下午,患者面带笑容来告知:“今日上午泻已止,走路腿已不软,病已无碍。”嘱患者用生姜、大枣、莲子、山药,同大米煮粥,调理数日,并注意勿再受凉。顺访3年,身体无恙。

治验例四 脾肾不足

王某,男,57岁。2001年5月10日诊。主述:自幼体弱多病,食量小,多食胃胀。尤其是大便,经常溏稀,少有成形。身高170cm,体重103斤。诊:患者消瘦,面色白,失于润泽,唇舌色淡,苔薄津润,脉象细缓无力。辨证:脾肾两虚,气血不足。治法:温补脾肾,涩肠止泻。用本方加糯米30g,7剂。

5月12日二诊。患者自述:大便次数减少,略成形。胃胀也稍减轻。诊其脉、色,无明显变化,乃病久体弱之故也。原方续服7剂,嘱其将每剂第四道药渣,加生姜半两切碎末同煮数滚,兑入陈醋半斤,待温泡足半小时,以温和气血,调和阴阳(每日晚泡)。

5月19日三诊。主诉:大便1日1~2次,基本成形,精神稍振,食量增加,胃已不胀。诊其脉、色,显见好转,可停服汤药,将原方取10剂,共研细末,水丸绿豆大,每服9g,渐加至12g,日服2~3次,温开水送服,大枣粥更佳。忌生冷油腻瓜果半年。询访3年,泻利未复,体质增强,体重逐渐增加。

按语:此例患者乃属先后天俱不足,加之大便溏稀近40年,不少中医说是“稀屎痨”,也有诊断为“慢性结肠炎”的,但治疗只能减轻一时,从未管过3个月不发。吾用本方汤药14剂,方见明显效果,又10剂为丸服3个月,临床治愈,可谓服此方最久之人。

治验例五 脾肾虚寒

朱某,女婴,9个月。2001年9月2日诊。其母告知:患儿早产,不足8个月即生,生下体重4斤半,患新生儿黄疸10余天方退,经常吐奶,总不长肉,大便“不积肚”,一日夜拉10余次,清水伴“奶瓣”。诊:观患婴形体瘦小,面色萎黄,皮松乏肉,几乎是皮包骨头,唇舌色淡,舌体偏小,苔薄白津润,啼哭声小而微弱,指纹细如蛛丝,隐隐淡青。究其原因,显见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以致于脾肾虚寒,正气羸弱,生长迟缓。治当温补脾肾,和胃止泻。用本方化裁如下:人参2g,焦白术3g,茯苓2g,乌附片0.3g,炮姜0.3g,煨肉豆蔻2g,煨诃子2g,炙甘草1g,加砂仁2g,大米10g,大枣1枚,3剂。煎服法:加水适量,文火慢煎至1小时,1次煎取约60ml,多次少量喂服,1日服尽。1剂药煎2次,服2天,3剂药服6天。

半年后顺访,上药服后吐泻具止,体重缓慢增加,泄泻未再复作。

按语:此方吾用于治疗脾肾虚寒、泻利日久者无数,小儿大多1剂痊愈,至多不过3剂。其效之稳,关键在于辨证。若非脾肾虚寒、久泻不止者,且勿轻用!初起夹滞、新感伤食、暑湿热泻及寒热虚实不明者,皆当禁用!以免助热滞邪,反生他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