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郑氏之封髓丹,从其方药排列顺序及剂量来看,均以苦寒黄柏为君。那么以方、证测病机,封髓丹应为相火偏旺、龙火上奔之证。而郑氏把它归于扶阳方一类,用于上焦、下焦阴火证,这从该方的组成及原始病症都是说不通的。不难看出,东垣之“阴火”,误把相火视为“元气之贼”;郑氏之“阴火”,误把相火视为格上、格下之阴火。他们都在“相火”的认知上出了问题,真可谓“相火”之谜,竟使无数名医竞折腰。
郑钦安将虚火上冲之牙痛、目赤、喉痹、耳肿、咳喘诸症,断为阴邪上干清道,元阳外越之阴火。法宜扶阳吸纳,方用封髓丹。主治耳肿、皮微红含青,耳心奇痒欲死,鼻涕如注、面白少神,咳嗽喘促、二便不禁等(《医理真传》33、35、37、38、42页)。他在阳虚篇总结时又说,本篇所备建中、理中、潜阳、回阳、封髓、姜桂诸方,皆从仲景四逆一方搜出(55页)。封髓丹出自《医学发明》《医宗金鉴》《奇效良方》等书,治虚火上炎,遗精梦交。其方如下:黄柏90g,砂仁30~45g,炙甘草18~30g。研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以肉苁蓉(酒浸一夜)15g,煎汤,早晚空腹送服。而郑氏之封髓丹(黄柏30g,砂仁21g,甘草9g),从其方药排列顺序及剂量来看,均以苦寒黄柏为君。那么以方、证测病机,封髓丹应为相火偏旺、龙火上奔之证。而郑氏把它归于扶阳方一类,用于上焦、下焦阴火证,这从该方的组成及原始病症都是说不通的。不难看出,东垣之“阴火”,误把相火视为“元气之贼”;郑氏之“阴火”,误把相火视为格上、格下之阴火(《医理真传》34页)。他们都在“相火”的认知上出了问题,真可谓“相火”之谜,竟使无数名医竞折腰。
总之,引火归原是最难把握的,其要点有狭广二义;真寒假热是最难辨认的,焦点在于三格证;阴火与相火是最难鉴别的,其鉴别要点有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