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肝阳上亢,浊阴不降

肝阳上亢,浊阴不降

时间:2023-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末、民国初,中西汇通派认为高血压、中风均属“肝阳上亢”,最著名的就是张锡纯之“镇肝熄风汤”。以往中医界之误,误就误在“肝阳上亢”,实际上是“阳火不藏”出现的一种假象。询之,患肾性高血压已5年。近3年异常发胖,头晕畏寒,呕逆腹胀,足膝冰冷。约三五日发作1次。脉证合参,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诸阴失阳之统摄,故上则饮逆头眩,挟冲气上冲,下则尿多不禁。异常肥胖亦属阴盛阳衰,与寒湿停聚同理。

清末、民国初,中西汇通派认为高血压、中风均属“肝阳上亢”,最著名的就是张锡纯之“镇肝熄风汤”。李可认为,高血压及中风,其根本点就在于先天阳虚、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痰湿瘀浊窃踞阳位。以往中医界之误,误就误在“肝阳上亢”,实际上是“阳火不藏”出现的一种假象。王冰论龙雷之火的那一段话,最贴切不过,这是西化的头脑不可思议的(《人体阳气与疾病》41~44页)。

常用方药:藏阳,四逆汤或潜阳丹;镇冲,温氏奔豚汤加龙牡、磁石、煅紫石英;透邪,麻附细、大小续命汤;引导,引火汤(44页)。

阳虚型高血压兼肥胖症 胡某,女,46岁,1979年10月31日,突然昏厥邀诊,至则已醒,心有余悸,甚为恐惧。询之,患肾性高血压已5年。舒张压常在110~120mmHg,曾服镇肝熄风汤、羚羊钩藤汤近百剂,不仅无效,反增食少便溏。近3年异常发胖,头晕畏寒,呕逆腹胀,足膝冰冷。近1个月服羚羊角粉后,常觉有一股冷气从脐下上冲,冲至咽喉部,人即昏厥。约三五日发作1次。其眩晕如腾云驾雾,足下如踏棉絮,越胖越觉无力。腰困如折,小便余沥,咳则遗尿,时时有咸味之痰涎上壅。常起口疮,头面又觉轰轰发热,每日中午面赤如醉。舌淡胖,苔白腻,脉洪不任按,久按反觉微细如丝。脉证合参,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下寒是真,上热是假。复加误用寒剂,更损元阳,阴盛于下,逼浮阳上越,故见上热假象。予温氏奔豚汤中附子30g,加吴茱萸15g,肾四味60g,生龙骨、生牡蛎、活磁石、紫石英(煅)、山茱萸各30g,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上药加冷水1500ml,文火煮取600ml,日3服,3剂。二诊:患者在无人陪侍下坐班车来门诊。主诉:服药3剂,每天小便很多,全身舒适,头不晕,脚底再不飘浮欲倒,腹中觉暖,再无冷气上攻,心中也不觉怕了。每天服药后,腹中阵阵响动,矢气极多,惹得孩子们哄堂大笑,几年肚胀,一下子松宽许多。药已中病,嘱守方再服10剂。三诊:其夫特来门诊告知,诸症均愈。血压保持在80~90mmHg,已正常上班。最奇的是服药后尿特别多,10多天功夫,腰围瘦了1寸多(383页)。

【李按】本案舒张压常在110~120mmHg,证属命火衰微,不主温煦,故怯寒肢冷;火不生土,中阳不运,故见食少便溏。诸阴失阳之统摄,故上则饮逆头眩,挟冲气上冲,下则尿多不禁。异常肥胖亦属阴盛阳衰,与寒湿停聚同理。复加误用寒剂,更损元阳,阴盛于下逼浮阳上越,故见上热假象。予温氏奔豚汤加味,因呕吐加吴茱萸,腰困如折,加肾四味,时发昏厥,加山茱萸固脱,服药近半月,诸症均愈,舒张压亦维持在80~90mmH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