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辨证的过程中栗老强调以下几点。
(一)分清主次抓主症
分清主次,要抓住患者最不适的症状(即主症)进行询问。主症是指疾病中的主要症状与体征,它是疾病病理本质的外在表现。每一个病证都有其特定的主症,可以是一个,也可由若干个组成。抓住主症进行询问,就是以主症作为认识疾病本质的中心和关键进行诊断思维的方法,对主症的发生时间、性质、发生经过均要辨清楚,同时兼顾兼症。通常兼症和主症在病理上有密切的关系,往往可进一步提示主症的病因病机。如以“腹痛”为主症,则首先应询问腹痛的发生时间、发生的原因,疼痛的具体部位、性状、程度、喜恶等;其次询问与主症密切相关的情况,如有无恶心呕吐、有无腹胀腹泻、饮食如何等;然后询问全身病情,进行舌脉等项检查。若主症与兼症的病机相符,则可认为辨证准确,否则要进一步辨证。
(二)辨明真假抓本质
辨明真假,如真寒假热证、真热假寒证,须抓住疾病的本质。尤其还应注意到关键性证候,如“背寒如掌大”为脾虚水停中焦;“叉手自冒心”为心之阳气亏虚;恶寒、寒战、高热、头身痛的患者,若定时发作,则为疟疾的典型表现;口中有尿臊气,为肾厥的表现之一。这些关键性证候对辨证及用药有极大的帮助。
(三)四诊合参,缺一不可
四诊就是从视觉、嗅觉、听觉、触觉、语言交流等一切可以调动的感知器官来采集患者的资料,这是辨证的第一步,获取的信息非常重要,其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疾病诊治的全过程。四诊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诊查病情,方法各异,不能互相取代,各诊所收集的资料均对诊断有益。临床上的病情资料,有时并不完全一致,甚至会出现矛盾,若单凭某一诊即下结论就有可能导致误诊,只有综合四诊资料,全面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四诊抉微》所谓“然诊有四,在昔神圣相传,莫不并重”;《医门法律》所谓“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之”,均是强调诊法不可偏执。临床实践中四诊参合运用难以截然分开,并不一定按固定的诊法顺序(如望闻问切或问闻望切)进行。其中问诊应详而有要,简而不漏。如上文讲辨证原则时所言,问诊时要抓住主症并围绕主症进行询问,问症与辨证相结合,减少盲目和防止遗漏。此外,问诊要突出中医特色,如是否有口干、口黏、口苦、口淡;是否喜饮,喜热饮或冷饮;饮水后有无恶心;胃脘有无振水声;大便是否成形;怕冷、怕热;食欲及睡眠情况等应逐一问清。但临床上往往收集资料越多则信息越复杂,易干扰辨证思路。反之则易漏失特征性症状,而使辨证增加难度。因而问诊要简而不漏,重点突出。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在胸痛、心悸、胸闷的症状基础上再进一步详问发病的时间(如夜间发病多为心阳虚衰)、诱因(因寒冷而诱发者多为胸阳不振,因劳累而诱发者多为心血亏虚,因生气而诱发者多为肝郁气滞等)、持续的时间(持续时间较长者重,反之则轻)、疼痛的性质(刺痛为瘀血,隐痛为气虚,窜痛为气滞等),这才有利于辨证。
(四)舌诊与脉诊尤为重要
1.舌诊 从中医学角度看,舌为心之苗,为脾之外候,通过经络、经筋的循行与众多脏腑联系起来。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舌可以看作是暴露的内脏。栗老认为望舌质可知脏腑之虚实,望舌苔可知病邪之属性,通过舌诊可以了解病变的性质、病势的深浅、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等。舌诊时强调必须包括舌体、舌色、舌苔、舌下络脉四个方面。舌象观察方法: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在舌体自然放松伸出口外时,分别观察舌体、舌色、苔色及苔质。舌体胖大质嫩多为阳气亏虚;舌体瘦则多为阴虚;舌体中间有竖形裂纹者为气虚;有细小横竖交错裂纹者为阴伤;舌边有齿痕者为脾虚;有瘀斑或瘀点为瘀血阻滞之象。舌色淡红者为气虚,淡白者为阳虚,色淡紫者较淡白者寒象更甚;舌色红者为热,或实热或虚热;紫舌若有津液则与寒凝、瘀血有关,若无津液则与热有关。舌色越淡阳气越虚,色越深热越盛,但有实热、虚热之分。舌下络脉迂曲者为瘀血。辨舌苔时应对苔色、苔质认真分析,如苔质为齑粉样细颗粒状为腻苔,厚为湿重的表现;苔质成豆腐渣状,颗粒粗者为腐苔,厚为热重的表现。苔白腻为湿浊,多为湿从寒化;苔黄腻为湿热,多为湿从热化。舌面敷有黏液为饮邪致病。若舌淡出现薄黄苔且多津液则为假热。栗老认为,舌诊之于临床确为重要的诊察手段,是辨证与论治的重要凭证,应为每位临床医生所重视。
2.脉诊 脉诊是我国最早创用的诊断技术,现多采用寸口诊法。从脉的位置,脉率的迟数,脉体的长短,脉幅的大小、微细,脉形的滑涩,脉力的强弱,脉律的至止来诊查机体的病变。脉诊时强调以下四个方面。
(1)至数:即速率,正常者一息四至。数者一息五至以上,不足七至,主热证及里虚证;疾者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主阳极阴竭,元气欲脱;迟者一息不足四至,主寒症,亦可见于邪热结聚;缓者一息四至,脉来怠缓,主寒或阳气亏虚。
(2)节律:诊脉要注意节律是否均匀。数而不规律者为促脉,《脉经》所谓“来去数,时一止复来”;慢而不规律者为结脉,《脉经》所谓“往来缓,时一止复来”;慢而有规律者为代脉,《脉经》所谓“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脉律快慢不匀者,为三五不调。
(3)依寸、关、尺三部及浮、中、沉三种力度诊脉。只有这样才能辨出实、滑、弦、紧或虚、细等脉象,对病位、病性才能做出正确判断。如左寸滑数为痰热扰心;尺脉沉细为肾精亏虚;左关弦、右关弱为肝木侮土等。
(4)五十动:指医生对患者诊脉的时间一般不应少于50次脉跳的时间。诊脉时间过短,则不能仔细辨别脉象的节律等变化;诊脉时间过长,则因指压过久亦可使脉象发生变化,所诊之脉有可能失真。诊脉需要诊“五十动”,意义在于有利于仔细辨别脉搏的节律变化,了解脉搏跳动50次过程中有没有出现脉搏节律不齐的促、结、代等脉象,或者是否有时快时慢、三五不调的脉象,以免漏失病理脉象。另外,诊脉者应使自己平静不躁,调匀气息,即“平息”,方可诊脉。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平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法。”医者在诊脉时平息,思想集中,专注指下,以便仔细辨别脉象,即所谓“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切忌诊脉时妄聊其他,而使指下难明。尤其当病情复杂、真假难辨之时,更应重视脉象的重要参考价值。
栗老强调:辨证时不能同西医某些疾病对号入座,治疗上也不宜中药西用,否则就失去了中医学的精髓,也不一定会有好的临床疗效。例如,对于补气和补阳药物的使用,有人认为高血压病患者不能用黄芪、人参等补气药,否则血压会进一步升高。栗老认为,对于患者出现乏力、头部出汗、脉细弱等气虚见证者,补气药不仅可以使用,而且多可获得良好效果,补气升阳不等于升血压。对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附子、桂枝、淫羊藿等在辨证基础上尽可使用。总之,我们必须遵守辨证论治的法则,并以此指导临床,才是真正的“中医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