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擅用附子
栗老认为对于心肾阳衰、脾胃虚寒、寒凝经脉诸证,附子只要使用得当,往往效如桴鼓。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辨证要准 辨清寒热虚实,掌握时机,灵活配伍。对于心肾阳虚、脾阳不振而见手足厥冷,脉沉细无力,面色苍白,溲清舌淡者附子一定要尽早应用。《伤寒论》:“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这里只讲脉沉,说明阳气虚衰尚未至亡脱阶段,应急用附子以温之。这一个“急”字提示回阳救逆时附子一定要早用,若至厥过肘膝、唇青囊缩、口鼻息冷时则晚矣。张景岳亦云:“回阳之功,当用于气将去之际,便当渐用,以往挽回,若用于既去之后,死灰不可复燃矣,尚何益于事哉。”用附子回阳救逆时,遵“四末为诸阳之本”之旨,必查患者手、足背之寒热,以了解阳气的虚衰,凡手足趾明显清冷时即应及时使用。药物用量的指征:足趾凉用量在 10~15g,厥冷至踝用量在 15~20g,厥冷至膝用量应为25~50g。栗老曾以一剂药100g附子而救一危笃之患。《伤寒论》中凡用附子者,除附子细辛汤注明别煮取汁外,其余诸方多为与他药共煎。《伤寒论》虽未注明附子宜久煎,但从用水量和煮取量分析,可看出《伤寒论》中凡用附子皆久煎。如四逆汤是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煮取量为用水量的40%,而桂枝加附子汤则以水七升,去渣温服一升,煮取量为用水量的14%左右,说明《伤寒论》已意识到久煎可制其毒。附子应较他药先煎1个小时,且多与等量生姜同煎。附子用于回阳救逆,当中病即止,不可久用,以免燥热伤阴。若用于风寒湿痹,多采取附子与通经活络之品制丸药久服,取峻药缓用之义。
2.注重疗效判定 用于回阳救逆时以水肿减退、四末转暖、精神好转、诸症减轻为有效,反之则无效,其中尤应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此外,还要观察是否有中毒表现。中毒首先表现为口腔、咽部黏膜有烧灼感,继之可见恶心、呕吐、肢体发麻,甚者心慌气短、烦躁不安、抽搐、昏迷等。为防止中毒,要求用附子应“以知为度”,即用附子后必须询问患者口、舌及口唇的感觉。若患者口、舌无麻辣之感,说明药量尚不为过;若药后有舌尖麻木之感,则说明附子用量已足;若有口唇、牙龈、舌面麻辣感则为用量偏大,应及时停药或减量。中毒反应轻者可用绿豆、甘草水煎服以解其毒。
(二)细辛
栗老在使用细辛时,剂量多为 5~15g。考宋朝陈承《本草别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认为“细辛不过钱”是在两个特定条件下的要求。第一,古人用药多求道地药材,细辛只用其植物的根系,而非全草;第二,服法上必为单味药研末冲服。现在的“细辛”多为植物全草,用药方法上多为水煎服且与其他药配伍使用,因此不必拘于“细辛不过钱”之说,但对于煎煮法、中毒症状及解毒方法方面,一定要有清楚的认识,不可孟浪行事。
(三)黄芪
栗老善用黄芪。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黄芪是补气之要药,使用的指征是体倦乏力、水肿、肥白而多汗者。对于胸中大气下陷,气息微弱,心悸气短,大汗淋漓,脉微若无者常与人参配伍用。人参大补元气、生津止渴、安神,黄芪升阳固表、利水消肿,二者同用,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常可取得良效。栗老特别推崇《药性微蕴》“黄芪补元气,此非补元气乃补卫气也,为卫气升由元气耳。大凡肥白多汗者元气便虚,元气既虚,未有卫气能独实者。谓曰补元气亦可,补元气即补卫气也”之说。《灵枢》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毛,肥腠理而司开阖。”对于气阴两虚者伍以党参、麦冬、五味子;对于阴虚盗汗者多与黄柏、地黄、地骨皮等同用。只要有头汗出、心胸汗出、动则汗出,舌淡、舌体中间有裂纹,脉细弱无力者均可使用黄芪。如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中,均可使用黄芪,且用量宜大,以50~75g为宜,并应使用生黄芪,因生黄芪走表,利水之力强。对于标实邪盛、阴虚阳亢、气滞湿阻等见面黑形实而瘦者不宜使用黄芪,若服之则令人胸闷,对脉象弦劲有力者亦不可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