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脾胃及相关脏腑病理

脾胃及相关脏腑病理

时间:2023-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脾虚时,其生化血液的功能降低,可发生贫血。脾与胃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也互相影响,此方面在胃的病理中阐述。胃气主降,胃气下降则水谷下行,以利于消化吸收及排泄。胃喜润恶燥属阳,胃分泌的津液称胃阴,有润泽及助消化的作用。由于肝胆每多同病,肝胆功能失常导致胆汁生成和排泄异常。胆与肝互表里,因此肝脏湿郁热伏、疏泄失常,亦可使胆汁郁结发生黄疸。

一、脾的病理

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水谷功能失常,可出现食少、腹胀、便溏等症。若其运化水湿功能失常,可发生水湿内停导致水肿、痰饮等症。脾气不升反而下陷,可出现少气懒言、久泻、脱肛、内脏下垂等。脾虚不能统摄血液,会发生崩漏、便血、衄血等各种出血性疾病。脾虚时,其生化血液的功能降低,可发生贫血。脾运化水谷之精微营养全身肌肉,其功能失常,营养吸收发生障碍,可出现肌肉消瘦、四肢乏力、口唇淡白无华。脾胃有病可出现食欲缺乏和口味异常,如觉口淡、口甜、口黏等现象,故有“脾气通于口,脾和则能知五味”之说。脾为阴脏,喜燥恶湿,极易聚湿生痰,易被寒湿、湿热之邪所困。可出现头重、身痛、肢重体倦、脘腹满闷、黄疸、水肿、泄泻等。脾与胃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也互相影响,此方面在胃的病理中阐述。

二、胃的病理

胃具接受和盛纳水谷,也有腐熟、消化水谷的功能,胃病会发生胃脘痛、食欲缺乏、食量减少、饮食不化、恶心呕吐等症状。胃气主降,胃气下降则水谷下行,以利于消化吸收及排泄。如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发生嗳气、呃逆、吞酸、恶心呕吐等症状。胃喜润恶燥属阳,胃分泌的津液称胃阴,有润泽及助消化的作用。胃病易产生胃热或胃火而伤胃耗津,出现口干喜饮、不欲饮食、舌干少津等症状。胃与脾通过经络联系构成表里关系,胃主降浊气,脾主运化且主升清气,两者一脏一腑,一升一降,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消化功能,故脾与胃又合称为“后天之本”。在病理状态下,脾与胃亦相互影响,如胃不能很好地腐熟水谷,脾的运化就会受到影响,当脾不能正常地运化,则胃的受纳、通降失职,会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出现食欲缺乏和食后饱胀,前者因胃不受纳引起,后者为脾失运化所致,治疗应脾胃兼顾方可获效。

三、小肠病理

小肠病则“受盛”功能失职,气机失于上下,气滞而痛,可见腹痛、肠鸣等。如其“化物”功能失常,则消化吸收障碍,可发生腹胀、腹泻、便溏。当其“分清泌浊”失调,将导致清浊不分,水液归于糟粕,可发生腹痛、腹泻、少尿等症状。《灵枢·师传》云:“肠中寒,则肠鸣飧泄。”指因感受寒邪,寒留肠间,致水谷难化,清浊难分而发生肠鸣泄泻。《素问·气厥论》云:“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指出膀胱热邪影响到小肠,致大便秘结不通,热邪上蒸则发生口腔糜烂。小肠与心通过经络联系构成表里关系,小肠的病理变化可循经而影响到心,故小肠有热,上熏于心,则出现心烦、舌赤糜烂等症。如心火过旺,可见舌尖赤、口舌糜烂作痛,小便短赤,甚者尿血,为心移热于小肠的病理变化。

四、大肠病理

大肠之传导、燥化、排泄功能失常,主要表现为腹泻或便秘。如热结大肠,消烁水分则肠液干枯,肠道失润致传导不利,而发生大便秘结。大肠虚寒则燥化功能不足,吸收水分功能减弱,致水谷杂下而发生肠鸣、腹痛、腹泻。大肠湿热、气机阻滞则传导燥化功能失常,而发生排泄或下痢。若气血不足,肠失濡养,则大肠津液亏乏而传导乏力,易发生虚性便秘。大肠经脉络于肺,肺之经脉亦络于大肠,大肠与肺为表里,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如大肠积滞不通,影响肺气肃降,以致喘促不安。气机不利,出现便秘、胸闷、喘满等症状。所以当肺有实热时,在清肺热同时配以泻大肠之法,使热从大肠而下,疗效则好。在治疗便秘时,加用润肺或降肺气的药物疗效更佳。

五、胆病病理

由于肝胆每多同病,肝胆功能失常导致胆汁生成和排泄异常。肝胆失于疏泄,胆汁排出不畅,可发生脘胀胁痛、消化不良。胆汁滞留日久,则易结砂石;如胆气不降,胆汁上泛则见口苦,胆汁外溢则发生黄疸。若胆气不足,多表现为虚寒不眠、易惊多虑、心悸多梦、意志不坚等胆虚之证。如胆火偏盛,可表现为急躁易怒,不能节制的胆实之证。胆与肝互表里,因此肝脏湿郁热伏、疏泄失常,亦可使胆汁郁结发生黄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