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护理】 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减少探视,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饮食护理】 予以高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瘦肉、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及含纤维多的食物,多饮水以增加肠蠕动,减轻便秘及肠胀气。
【对症护理】
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变化。准确记录24h出入量,适当控制输液速度,防止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加重脑水肿。
2.若患者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呈喷射状、血压升高、脉搏变慢、呼吸不规则、瞳孔不等大、极度烦躁、意识障碍加重等,提示有脑疝的可能,要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抬高患者床头呈15°~30°的斜坡位,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昏迷患者取侧卧位,便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尽量减少或避免使颅内压增高的操作或活动。
3.脑震荡的患者应卧床休息,尽量减少外界刺激,减少探视。
4.脑挫裂伤的患者应抬高床头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持续低流量吸氧;对有硬膜外、硬膜下血肿的患者如出现头痛剧烈、呕吐加剧、躁动不安时,应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同时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
5.颅内血肿的患者除注意以上要点外,如颅内血肿位于后颅凹,应严密观察呼吸变化及是否出现颈项强直症状,因后颅凹空隙较小,少量血肿即可引起猝死。
6.颅底骨折患者神志清醒者,取半坐卧位,昏迷者床头抬高30°,患侧卧位。维持半坐卧位体位至停止脑脊液漏后3~5d,目的是借助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向颅底,使脑膜逐渐形成粘连而封闭脑膜破口;若脑脊液漏超过1个月则需进行手术修补。
【用药护理】 详细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机制、用药注意事项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正确服药;密切观察有无颅内感染迹象,按医嘱应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预防颅内感染;疼痛者可遵医嘱给予镇痛药。
【基础护理】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心理护理】 护士应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并向患者解释疾病的发展和预后,与家属共同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出院指导】
1.不论损伤轻重,患者及家属均对脑损伤的恢复存在一定忧虑。对轻型脑损伤患者,应鼓励其尽早自理生活,在恢复过程中出现的头痛、耳鸣、记忆力减退者应给予适当解释和宽慰,使其树立信心。
2.进行安全指导,外伤性癫的患者应坚持口服抗癫
药物,为防止意外发生,患者不能单独外出、登高、游泳等。
3.制订康复计划,进行废损功能训练,以改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