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脑复苏患者高压氧舱治疗的护理

脑复苏患者高压氧舱治疗的护理

时间:2023-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压氧ICU舱用于脑复苏的早期高压氧治疗,目前国内尚无完备的ICU舱,有的医院自行设计安装了高压氧ICU舱,开展脑复苏早期高压氧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对中心静脉置管输液患者尤其严密观察,提高警惕,防止气栓症的发生。安全返回病房后,按进舱前护理要求进行护理,及时连接呼吸机、心电监护仪,测血压,避免搬动造成生命体征变化。

高压氧ICU舱用于脑复苏的早期高压氧治疗,目前国内尚无完备的ICU舱,有的医院自行设计安装了高压氧ICU舱,开展脑复苏早期高压氧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1.设备构成 多人常规高压氧治疗舱、高压氧舱专用呼吸机、高压氧舱内专用吸痰器、高压氧舱用心电监护仪。

2.进舱前准备

(1)陪舱准备:脑复苏患者病情危重,需由护士和家属共同陪伴舱内治疗,确定陪护人员后,由陪同护士对家属进行进舱前宣教,检查着装是否符合要求,教会加压时耳咽管调压方法,去除身上严禁带入舱内的物品,告知家属护士会陪同进舱以消除恐惧和不安。

(2)环境准备:每日治疗结束后严格消毒,减少交叉感染,每次开舱前对舱内环境再次进行消毒,用0.1%的过氧乙酸消毒液或2%~5%的含氯高效消毒液擦拭地板、台面、舱壁,舱内紫外线照射消毒30min,通风30min。

(3)设备准备

①呼吸机:检查专用电池是否有电,备用电池是否充好电、放于备用位置,安装好管路,开机自检,连接模拟肺,检查机器是否运转正常,根据患者情况调节各种参数。

②吸痰器:检查管路连接是否紧密,吸引瓶瓶盖是否密封,瓶内是否有消毒液及消毒液量。

③心电监护仪:检查电源、导线,了解其是否运转正常,连接电极片,使其处于备用状态。

(4)舱内用物准备

①生活用物:饮用水、卫生纸、纸巾、便器。

②医疗用物:表式血压计、听诊器、生理盐水、无菌纱布、无菌手套、一次性电极片、治疗盘(内含一次性注射器、0.1%新洁尔灭消毒液),根据病情准备治疗用液体和药物,舱内专用输液器。

(5)患者准备:进舱前30min测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翻身、叩背,充分吸痰;减少舱内吸痰次数;舱内继续输液者更换舱内专用输液器,有深静脉置管又不需要舱内输液者常规封管;气管切开者将套管气囊放气,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夹闭各种引流管;去掉非棉质床上用物。

3.治疗中的护理

(1)加压时容易引起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原有生命体征不稳定者,要严密观察,注意患者有无躁动不安,发现异常及时向舱外医生汇报,根据病情调整用药。

(2)注意输入液体滴速变化。加压时莫菲管因气体被压缩,平面较高,甚至看不到莫菲管内液平面,因此加压时宜将莫菲管内液平面调到低位,待稳压后再重新调整。降压时由于莫菲管内气体膨胀,莫菲管内液平面降低,可能造成气体进入体内,减压时调整莫菲管水位到较高平面、控制输液速度。对中心静脉置管输液患者尤其严密观察,提高警惕,防止气栓症的发生。

(3)加压时舱内温度升高,适当减少患者盖被,防止出汗,减压时舱内温度降低,增加盖被,防止受凉、感冒,加压时,有吞咽功能者适量喂水,调整咽鼓管压力,防止内耳气压伤。

(4)稳压后连接呼吸机,气管套管气囊充气;吸氧过程中严密观察呼吸机的运转,根据病情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保持气道通畅,发现气道阻力大、患者痰鸣音明显,应及时吸痰并给予湿化,防止形成痰痂。

4.治疗后护理

(1)清洁消毒。每日治疗结束后,舱内进行彻底清扫;使用2%~5%高效含氯消毒液或0.1%的过氧乙酸喷洒地面、台面和可触到的舱壁,5~10min后擦干;紫外线照射消毒2h,必须保证舱顶、舱壁及地面、台面均受到有效照射。紫外线照射消毒后应彻底通风、换气。呼吸机管路和吸痰器管路用0.1%的过氧乙酸或2%~5%的高效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吸引瓶用甲酚皂液(来苏水)消毒,消毒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安装妥当备用。

(2)观察病情。安全返回病房后,按进舱前护理要求进行护理,及时连接呼吸机、心电监护仪,测血压,避免搬动造成生命体征变化。

(3)深静脉置管者如舱内未使用,及时冲管,连接输液,防止回血堵管。

(4)记录治疗中病情变化并交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