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重建和恢复患者循环、呼吸功能;保证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挽救患者生命。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严重创伤、窒息、心脏疾病及药物过敏等原因引起的呼吸、心搏骤停患者。
【操作步骤】
1.轻拍肩膀,大声呼唤“喂,喂,你怎么了!”判断患者有无意识,同时判断患者有无呼吸。
2.紧急呼救他人协助抢救:“快来救人啊!”请他人帮助呼叫医生,获得除颤仪(AED),抢救计时开始,口述时间。
3.迅速置患者于去枕平卧位,撤去被子,解开患者衣领。
4.右手示指、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向右2cm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触摸颈动脉搏动,口述“1001、1002……1009、1010”(判断时间<10s)。口述“患者颈动脉搏动消失,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5.胸背部下垫按压板,解开前胸衣扣并暴露胸前区域。
6.左手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双乳头连线中点),右手以拇指根部为轴心叠于下掌手背上,两手指跷起,不能触及胸壁。双肘关节伸直,利用身体重量,有节律地垂直向下按压至少5cm,而后迅速放松。口述“01、02……10……26、27、28、29、30”,进行胸外按压30次。
7.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开放气道
(1)仰头抬颏法:抢救者左手的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手掌用力向后压使其头部后仰,右手示指、中指置于患者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向上抬起。
(2)仰头抬颈法:抢救者左手的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右手抬起患者的颈部,颈部上托,使其头后仰。
(3)托颌法:抢救者双肘置于患者头部两侧,双手示、中、环指放在患者下颌角后方,向前抬起下颌,双拇指推开患者口唇,用手掌根部及腕部使头后仰。
8.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
(1)患者口周垫纱布,操作者右手中指和示指呈剪刀式托起下颌关节,将下颌向上抬起,拇指轻按于下颌部,使口张开。
(2)左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拇指与示指捏闭患者的鼻孔。
(3)用力吸气后,张口紧紧包住患者口唇,每次呼吸1s时间。
9.继续进行胸外按压30次和2次人工呼吸。
10.5个CPR周期或2min后判断复苏效果
(1)通过看、听、感觉判断自主呼吸是否恢复,口述“1001、1002……1009、1010”。
(2)判断呼吸的同时触摸颈动脉判断有无颈动脉搏动。
(3)取手电筒观察患者双侧瞳孔对光反射,观察瞳孔是否缩小。
(4)取棉签一根,刺激睫毛观察有无反应。
(5)测量血压。
(6)观察面色、嘴唇、甲床发绀是否减轻或消失。
11.口述复苏有效,抢救计时停止。
12.撤除按压板,头部垫枕,整理衣被。
13.收拾用物,洗手,记录抢救经过。
【注意事项】
1.发现心电示波呈一条直线时,护士要首先检查电极片是否脱落。
2.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每次吹气时间及速度应适宜,避免呼吸频率过快或通气压力过大。吹气时间一般持续1s以上,每次吹入气量为800~1200ml(吹入的气量大约是正常平静呼吸潮气量的2倍),以确保患者胸廓抬起。术者吹气后头应转向患者胸部,观察呼吸情况。
3.胸外心脏按压位置要准确,偏高造成无效按压,偏低易引起肝破裂,偏向两侧易致肋骨骨折产生气胸、心包积血等。
4.行胸外心脏按压时不要中断按压,若必须中断一般不能超过5s。
【相关知识】
1.心肺复苏的禁忌证 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胸部严重畸形。
2.判断呼吸心搏骤停的标准
(1)意识丧失。
(2)无自主呼吸。
(3)大动脉搏动消失。
(4)瞳孔散大、固定。
(5)面色、口唇苍白或转为发绀。
(6)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到。
3.心肺复苏有效指标
(1)自主呼吸恢复。
(2)心跳恢复。
(3)散大的瞳孔缩小。
(4)对光反射存在。
(5)颜面、口唇、甲床转红润。
(6)上肢收缩压在8kPa(60mm Hg)以上。
4.按压幅度(使胸骨下陷)
(1)成年人>5cm。
(2)5-13岁2~3cm。
(3)婴幼儿1~2cm。
5.按压频率 >100次/min。
6.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 30∶2。
7.按压部位 胸骨中下1/3交界处,选择方法如下。
(1)双乳头连线中点(男性)。
(2)抢救者将示指和中指沿肋缘向中间滑动到肋弓交点剑突处,在剑突上2横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