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静脉用化疗药物外渗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静脉用化疗药物外渗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时间:2023-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湿敷面积应超过外渗部位外围2~3cm,湿敷时间应保持24h以上。

【应急预案】

1.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发生外渗时应立即拔针,停止化疗药物的输注,通知医生,上报护士长。

2.及时了解输注化疗药物的名称、剂量,评估患者药物外渗的部位、面积、外渗药物量,皮肤的颜色、温度,疼痛的程度、性质。

3.根据评估结果立即应用0.5%的利多卡因做局部皮下封闭。

4.轻度药物外渗者,第1天行皮下封闭2次,两次间隔时间以6~8h为宜,第2天1~2次,以后酌情处理。

5.严重药物外渗者,第1天行皮下封闭3~4次,第2、3天各2次,间隔时间以6~8h为宜,以后酌情处理。

6.护士应每天严密观察患者药物外渗处皮肤的情况,如皮肤颜色、温度、弹性、疼痛的程度等变化。

7.局部选用50%硫酸镁湿敷,纱布浸硫酸镁溶液,以不滴液为宜。湿敷面积应超过外渗部位外围2~3cm,湿敷时间应保持24h以上。

8.局部也可中药外敷,用酮络芬凝胶(法斯通)涂抹于外渗部位或将如意金黄散调成糊状,敷于外渗部位,用护肤膜覆盖于中药之上,防止中药水分丢失、干裂,影响治疗效果,敷药时间应保持24h以上。

9.外敷时注意保持患者衣物、床单整洁、干燥。

10.做好对症护理

(1)患者自感外渗部位有烧灼感时,局部冷敷,禁止热敷。

(2)局部有破溃、感染时,及时给予清创、换药处理。

(3)肢体肿胀时抬高患肢。

11.外渗部位未痊愈前,禁止在外渗区域周围及远心端再行各种穿刺注射。

12.做好心理护理及护理记录。

【处理流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