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既济一词来源于《周易》,《周易》中有“既济”“未济”的卦象:“既济”卦为坎上离下,坎为水,水属阴,其气下降,离为火,火属阳,其气上升,象征阴阳交感之势所以为吉卦;“未济”则正好相反,为离上坎下,火在上,火属阳而上升,水在下,水属阴而下降,象征阴阳之气不能相交而离绝之势,故为凶卦。于人体中,心属阳属火,居于膈上;肾属阴,属水,位于膈下;心肾得如既济卦一样有交通交感之态才是生理之常,如万寿棠在《医原》中所描述:“心属火,而心中有血,是火中真阴。故火随心阴下降,以交于肾水。肾属水,而肾中有气,是肾中真阳。故肾水随真阳上升以交于心火。”在正常状态下,心火在上而须得下行至肾,以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在下必须上行至心,以抑制心阳,使心火不亢,如此则维持心肾乃至全身的阴阳水火之间的协调平衡。
心肾不交是指心与肾的阴阳水火关系失调的一种状态。如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阴而使心阳独亢,便可见心烦不寐、心悸、健忘、腰膝酸软,甚或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症;若心阳虚衰,心火不能下行以温肾水,肾中阳气虚衰,寒水不化而上凌于心,可见短气、心悸怔忡、形寒肢冷、水肿、小便不利等症。正如《傅青主女科》说:“肾无心之火则水寒,心无肾之水则火炽;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以温暖。”所以,当出现心肾不交时,使肾水得心火,使心火得肾水便是治疗之法。
人体有三大升降方式:脾升胃降、肝升肺降、心肾相交,并以脾胃为升降之轴枢。振腹疗法以调理脾胃这个升降轴枢,兼以调理上下为原则,通过升水降火、健脾和胃、和营养血、温阳化气、化痰降浊等方法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而治疗疾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