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脾胃气血辨证

脾胃气血辨证

时间:2023-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临床上,高老重视脾胃气血辨证的重要性,治疗中亦强调调理气血,认为“调气血就是调脾胃”。用之指导脾胃气血的辨证用药,很有价值。气血的生成依赖于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反之,脾胃的正常功能的发挥也必须依靠气与血功能的正常。气血充足,则脾胃的运化有充足的动力和营养支持,饮食水谷可运化为水谷精微。若气血不足,则脾胃功能受到影响,会出现多种病变。

在临床上,高老重视脾胃气血辨证的重要性,治疗中亦强调调理气血,认为“调气血就是调脾胃”。调理气分,宜宗景岳说,以气虚、气滞为纲目,分用补气与行气二法。补气时,选用升运、益气之品,如黄芪、白术、党参、茯苓之属,不可呆补、壅补。并根据临床不同见证,或补中有通,或补行兼施。不可拘于“胃宜通降”“胃无补法”而不敢应用补气升运药。因为气虚证,补之可以助其通达,正如高士宗所说:“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通,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行气时选用疏肝调气、行气和中之品,如香附、陈皮、香橼、佛手、厚朴花、玳玳花等,使气行滞通,肝气条达,运纳自复。调理血分,以血虚、血瘀为纲目,分用养血、活血之法。养血多用当归、白芍、鸡血藤等;活血多用川芎、炒蒲黄、五灵脂、桃仁、三七等(活血轻剂),或三棱、莪术、刘寄奴、马鞭草等(化瘀重剂),或九香虫、土鳖虫等(虫类剔络剂)。由于“血无气不行,气非血不载”,临床常用气血同调,或健脾益气活血,或疏肝行气活血,或健脾益气养血,或疏肝行气养血。知常达变,圆机活法。朱丹溪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用之指导脾胃气血的辨证用药,很有价值。

气血的生成依赖于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反之,脾胃的正常功能的发挥也必须依靠气与血功能的正常。气血充足,则脾胃的运化有充足的动力和营养支持,饮食水谷可运化为水谷精微。若气血不足,则脾胃功能受到影响,会出现多种病变。比如血虚失养,在脾胃可见纳呆、腹胀等运化功能减弱的病证;在肠腑可见大便干燥、排便不畅等肠道失濡的病证,对此,高老提出当用养血助运之法,可选当归、牛膝等养血润肠之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