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肝失疏泄所致疾病的用药

肝失疏泄所致疾病的用药

时间:2023-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肝主疏泄,肝气以通达条畅为顺,若抑郁恼怒致肝气郁结,失于疏泄,则气机不畅,影响他脏,可发为肝郁脾虚等证,肝郁日久还可生热化火,伤及他脏,发为多种病证。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则疏泄不利,水湿内停,困阻脾阳,脾病生焉,形成肝郁脾虚证,表现为情志抑郁,意志消沉,两胁作痛,脘腹痞闷不舒,纳呆食少,脉弦。但以内科、妇科疾病为主,如更年期综合征,皮肤黄褐斑,亚健康状态等。

肝主疏泄,肝气以通达条畅为顺,若抑郁恼怒致肝气郁结,失于疏泄,则气机不畅,影响他脏,可发为肝郁脾虚等证,肝郁日久还可生热化火,伤及他脏,发为多种病证。

(一)肝郁脾虚证的用药

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则疏泄不利,水湿内停,困阻脾阳,脾病生焉,形成肝郁脾虚证,表现为情志抑郁,意志消沉,两胁作痛,脘腹痞闷不舒,纳呆食少,脉弦。治当疏肝健脾,方选逍遥散。逍遥散为和肝剂,调肝脾之不和,侧重于肝郁脾弱血虚,且虚多实少之证。《黄帝内经》曰:“木郁达之。”“达”有疏达、条达、疏缓、疏通之义,可概括为疏、舒(柴胡、薄荷)、缓(白芍、甘草)、和(肝药与脾药)、柔(当归、白芍)五字。方中柴胡、生姜、薄荷辛散之品,为辛散疏舒,非辛散苦烈,取《黄帝内经》“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散则条达,顺应条达之性;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养营血以涵肝木为本方主旨,应前文滋水以涵木;复加茯苓、白术、甘草崇土荣木,应前文土以培之。逍遥散方用八味,组合配比最为精妙,可与六味地黄丸、八味肾气丸比肩。诸药合用,使肝郁得疏,血虚得养,脾气得复。本方补药占多数,不伐生生之气,使肝气舒展,为治肝郁证名方,最宜用治虚多实少之内、妇、眼、皮肤科病证。但以内科、妇科疾病为主,如更年期综合征,皮肤黄褐斑,亚健康状态等。

逍遥散中“薄荷”的疏散透达,轻清上扬,最具和肝之性,不可或缺。高老称此药为全方的“方眼”,如诗有“诗眼”一样,为全方的点睛之药。再如,一贯煎中的川楝子,保和丸中的连翘,皆“方眼”也。近代医家用之更为广泛,妇科疾病,如更年期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子宫肌瘤、乳腺增生、乳腺癌、不孕症、月经不调、痛经、行经头痛、女性急性尿道综合征等;内科疾病,如胸痹、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球后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胆囊炎、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等;眼科疾病,如视神经乳头炎、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皮肤科疾病,如黄褐斑、白癜风、银屑病、荨麻疹等。

(二)肝郁化火证的用药

肝气疏泄失职,气郁日久化火,横逆犯胃,胃脘作痛,连及两胁,脘闷吞酸,嘈杂嗳气,呕吐呃逆,口苦苔黄,脉弦而数。因病本在于肝,肝郁化火,病位主要在于胃,所以肝失条达,郁而化火可致胁痛,吞酸口苦,苔黄脉弦数;肝邪犯胃,胃失和降则有嘈杂嗳气,呕吐呃逆。治当调和肝胃,方用左金丸。本方寒温并用,以防过用苦寒伤胃。吴茱萸辛苦温,为肝经药,兼能疏解肝经郁邪,止痛;黄连苦寒清热,系因木能生火,母实泻其子之故,二者共奏辛开苦降之功。本方采用调和肝胃之法,为肝郁化火,横逆犯胃而设,重用黄连以实则泻其子之故。罗天益曰:“补火之法,下同乎肾,泻火之法,上类乎心,故左金独用黄连为君。”

本方为基础方,内服多加味使用。一是与小柴胡合方治疗反酸性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反酸症、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单纯治酸,可用两药为细粉冲服。合方在提高溃疡愈合质量,抑制幽门螺杆菌而无西药不良反应方面有一定优势。二是加荜茇、白芷、全蝎治疗顽固性痛证,如头痛、胁痛、脘腹痛、痛经、乳痛等。三是与四逆散合方治郁证,如肝热气郁型之不寐、抑郁、胸胁痞闷等。四是与楞甘散合方加泽泻、萆薢治疗高尿酸血症。现代多用治脾胃病证,如胃脘痛、吞酸、呕吐、外用治口腔炎等;肝经病证,如胁痛、乳房肿痛以及牙痛、不寐、痛风等。

肝郁化火日久,伤阴耗血,阳亢化风,出现头晕耳鸣,腰酸肢软,脘闷吞酸,嘈杂嗳气,呕吐呃逆,泄泻,舌红少苔,脉弦细之证。虽有脾胃之证,当先顾及肝病,平肝潜阳佐以安胃之品。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方中天麻钩藤平肝止眩,牡蛎潜阳息风,佐养肝柔肝之白芍、木瓜、山茱萸等共奏平肝息风养血之效,未治脾胃,肝平而脾胃之证自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