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消上下之藿朴夏苓汤

分消上下之藿朴夏苓汤

时间:2023-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藿朴夏苓汤治疗湿温初起,温邪夹湿,邪滞三焦,尚在气分,未传营分,亦未化燥,症见午后身热,其热不扬,头痛如裹,微微恶寒,胸脘痞闷不饥,四肢重或酸楚,体倦乏力,面色淡黄,大便不爽,口不渴,舌苔白滑,脉濡缓。其治疗当上下分消湿热。藿朴夏苓汤中杏仁、白豆蔻、薏苡仁为分利三焦湿邪代表药。对于此方,高老强调一是要充分重视宣畅三焦气机治法的重要临床价值。

藿朴夏苓汤治疗湿温初起,温邪夹湿,邪滞三焦,尚在气分,未传营分,亦未化燥,症见午后身热,其热不扬,头痛如裹,微微恶寒,胸脘痞闷不饥,四肢重或酸楚,体倦乏力,面色淡黄,大便不爽,口不渴,舌苔白滑,脉濡缓。藿朴夏苓汤基本组成:藿香6g、杏仁9g、白豆蔻3g、薏苡仁12g、豆豉9g、半夏4.5g、厚朴3g、赤苓9g、猪苓9g、泽泻4.5g、通草9g。

温邪夹湿,邪滞三焦之证,其邪在气分,未传营分,亦未化燥。叶天士《温热论》:“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犹伤寒中之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温病证治关键在于大法规则。先谈大法规律,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不同于伤寒之邪,始于太阳,从皮毛而入,一应竖看,一应横看;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者,宜“横治”,用和解表里之法;治疗温病湿邪留于三焦,上下均不畅利,宜“竖治”,用分消上下之法。本证特点为湿温初起,湿遏热伏,邪留三焦不去。“湿邪犯人,最易阻痹阳气”,可以出现头、胸、四肢的相应症状。头为诸阳之会,湿阻上焦清阳导致头痛如裹;卫气不宣,热为湿遏,故见微恶风寒而身热不扬;胸为阳位,湿阻中焦气机导致胸脘痞闷;湿阻于下则大便不爽;四肢为诸阳之本,湿阻气机,可见四肢重或酸楚;湿邪重浊有质,故舌苔白滑或白薄微腻;湿重于热,湿滞气机,故脉缓而濡。

其治疗当上下分消湿热。藿朴夏苓汤中杏仁、白豆蔻、薏苡仁为分利三焦湿邪代表药。藿香、豆豉芳化宣透以祛表湿,配杏仁之宣通肺气,气化则湿化,三者合用可宣开上焦;蔻仁芳香苦辛,和畅中焦,能宣通脾胃,与半夏、厚朴苦温燥湿、理气散结相伍能畅开中焦;猪苓、茯苓、泽泻、薏苡仁、通草能淡渗利湿,合用可渗利下焦。诸药合用,苦温、芳化、淡渗以宣上、畅中、渗下,从而起到祛除表里之湿,上下分消的功效。与同类方的比较分析,本方未用清热药,但分消上下,湿去热无所依,则自去,乃“湿去热孤”之法,此法为温病学对和法的发展,为和解法的变局。本方与三仁汤功效相似,均可治疗湿温初起之证,但本方疏表利湿,利湿作用较强,用于湿重于热者;三仁汤清热化湿,清热作用较强,用于热重于湿者。本方与蒿芩清胆汤比较,本方在上宣肺为主,在中畅达为主,在下淡渗为主;而蒿芩清胆汤在上透邪为主,在中化浊为主,在下通利为主。

本方为温病学家用治湿热之邪弥漫三焦,阻滞气机,湿重于热的代表方剂。近代用该方除治疗湿温发热,低热身重,午后发热之病证外,还广泛施治于眩晕、胸痹、肢肿、农药中毒、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肝炎、慢性糜烂性胃炎、糖尿病肾病、带状疱疹、痤疮、小儿秋季腹泻、发作性睡病和吉兰-巴雷综合征等。

对于此方,高老强调一是要充分重视宣畅三焦气机治法的重要临床价值。温病学家与伤寒学家都重视斡旋气机,祛邪扶正的治疗作用。但伤寒多为温通化气,而温病多为轻灵化气,从而形成“重气化、轻形迹”之中医学特色。故应用本方的着眼点在于“湿阻气机”。二是治疗多种病证时,“见湿先化湿,湿去邪易除,病易解”。不论外感热证,或内伤胃痞、胁痛、痹证、眩晕等均如此。三是药性平和轻灵化气,用于小儿发热,体虚患感者尤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