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肝疏郁之逍遥散

和肝疏郁之逍遥散

时间:2023-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逍遥散治疗肝郁血虚脾弱证,症见两胁胀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倦乏力,腹胀食少,或月经不调,两乳作胀,舌淡苔薄,脉弦而虚。逍遥散基本组成:柴胡15g、白芍15g、当归9g、生姜6g、薄荷6g、白术15g、茯苓15g、甘草6g。本证属肝郁血虚脾弱证。其治则为和肝疏郁。高老视方中“薄荷”为“方眼”,其性疏散透达,轻清上扬,最具和肝之性,不可或缺。

逍遥散治疗肝郁血虚脾弱证,症见两胁胀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倦乏力,腹胀食少,或月经不调,两乳作胀,舌淡苔薄,脉弦而虚。逍遥散基本组成:柴胡15g、白芍15g、当归9g、生姜6g、薄荷6g、白术15g、茯苓15g、甘草6g。

本证属肝郁血虚脾弱证。肝为将军之官,“罢极之本”,性喜条达,为生气所寓,藏血之脏,体阴而用阳,必须水以涵之,土以培之,然后方得生长之意。若肝木失于条达,肝体失于柔和,肝郁不疏而横逆可出现胁肋胀痛,寒热往来,乳房作胀;肝血不足则神倦乏力,营阴虚乏则口燥咽干;肝木乘土则食少。

其治则为和肝疏郁。逍遥散为和肝剂,调肝脾之不和,侧重于肝郁脾弱必有血虚,且虚多实少之证。《黄帝内经》:“木郁达之。”“达”有疏达、条达、疏缓、疏通之义,可概括为疏、舒(柴胡、薄荷),缓(芍药、甘草),和(肝药与脾药),柔(当归、白芍)五字。方中柴胡、生姜、薄荷辛散之品,为辛散疏舒,非辛散苦烈,取《黄帝内经》:“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散则条达,顺应条达之性;方中当归、芍药养血柔肝。而养营血以涵肝木为本方主旨,应前文水以涵木;复加茯苓、白术、甘草崇土荣木,应前文土以培之。逍遥散方用八味,组合配比最为精妙,似可与六味地黄丸、八味肾气丸比肩。诸药合用,使肝郁得疏,血虚得养,脾气得复。

《医方集解》:“凡寒热往来,恶寒发热,恶心,吞酸,嘈杂,胸痛,小腹鼓胀,头晕,盗汗,黄疸,瘟疫,疝气,飧泄等证,皆对证之方。”近代医家用之更为广泛,计有妇科疾病,如更年期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子宫肌瘤、乳腺增生、乳腺癌、不孕症、月经不调、痛经、行经头痛、女性急性尿道综合征等;内科疾病,如胸痹、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球后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胆囊炎、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等;眼科疾病,如视神经乳头炎、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皮肤科疾病,如黄褐斑、白癜风、银屑病、荨麻疹等。

高老认为本方补药占多数,不伐生生之气,使肝气舒展,为治肝郁证名方,最宜用治虚多实少之内、妇、眼、皮肤科病证,但以内科、妇科疾病为主,如更年期综合征,皮肤科黄褐斑,亚健康等。高老视方中“薄荷”为“方眼”,其性疏散透达,轻清上扬,最具和肝之性,不可或缺。诚如保和散中的“连翘”,一贯煎中的“川楝”,皆“方眼”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