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任某,男,52岁。
[初诊]1983年10月17日。胸闷憋气,心前区时常作痛,夜寐梦多,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心脏右束枝传导阻滞,右脉弦滑,左脉濡软,舌淡红,苔白腻。
治法:疏调气机。
处方:旋覆花(包)10克,杏仁10克,川郁金6克,半夏10克,薤白10克,瓜蒌10克,枇杷叶10克,首乌藤10克,焦麦芽10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二诊]1983年10月31日。心前区疼痛及胸闷减轻,仍夜寐不安,脉舌如前,再以前方加减。竹茹6克,枳实6克,旋覆花(包)10克,杏仁10克,川郁金6克,半夏10克,薤白10克,枇杷叶10克,首乌藤10克,焦麦芽10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按语】中医学认为心脏传导阻滞的发生,有气滞、血瘀、痰阻、寒遏、热郁、气血亏损、阴阳失调等多种因素,故临床须细究病因病机,详辨寒热虚实,随证立法用药。如本案患者,除心电图显示房室传导阻滞外,症见胸闷憋气,心前区作痛,夜寐梦多,右脉弦滑,左脉濡软,舌淡红,苔白腻等,显然是气滞湿阻,胸阳不畅所致,故赵老治以理气化湿,宣畅胸阳之法,而获明显效果。
案例2
周某,男,67岁。
[初诊]1983年9月19日。心脏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前区时有憋闷,夜寐不安,脉象弦硬,舌红苔白。阴分不足。
治法:养血育阴。
处方:生地黄10克,熟地黄10克,何首乌10克,合欢花10克,玉竹10克,白芍10克,阿胶(烊化)10克,黄芩10克,五味子6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二诊]1983年10月17日。舌苔白腻而润,脉沉弦,夜不成寐,甚则夜游,用养心汤法加减。炙甘草10克,生黄芪10克,北沙参10克,竹茹6克,黄芩10克,远志10克,炒酸枣仁10克,生牡蛎(先煎)20克,珍珠母(先煎)30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三诊]1983年10月24日。两脉弦滑,舌苔白滑而腻,夜游渐减,但心前区憋闷,用益气化痰方法。生黄芪30克,北沙参20克,竹茹6克,紫苏子10克,莱菔子6克,白芥子5克,片姜黄6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四诊]1983年10月31日。心前区憋闷及夜游症渐减,脉沉细弦滑,气阴不足,补益气阴。生地黄10克,熟地黄10克,黄芪10克,北沙参10克,黄精10克,麦冬10克,冬瓜子10克,五味子10克,焦麦芽10克。5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五诊]1983年11月7日。诸症减轻,脉仍弦细且滑,舌苔白腻,补益气阴,疏调气机。黄芪6克,当归10克,熟地黄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墨旱莲10克,茜草10克,川郁金6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六诊]1983年11月14日。脉弦滑,舌苔白腻而厚,仍觉胸闷,用清化痰浊方法。旋覆花(包)10克,半夏10克,陈皮6克,紫苏子10克,莱菔子6克,墨旱莲10克,女贞子10克,川郁金6克,远志10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七诊]1983年11月21日。心前区憋闷缓解,脉弦劲,阴血不足,仍用养血育阴方法。墨旱莲10克,女贞子10克,当归10克,木瓜10克,白芍10克,生地黄10克,桑枝10克,焦麦芽10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按语】本案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多端,总体来看,为本虚标实之证,既有阴血不足的一面,又有痰浊内阻的一面。阴血不足,心神失养,故夜寐不安,甚则夜游。痰浊内阻,气机不畅,故心前区憋闷。脉象弦硬,为阴血不足,脉络失养之征;舌苔白腻,为痰浊内阻之象。阴血不足与痰浊内阻,证候性质相互矛盾,故治疗最为棘手。补益阴血,则有碍化痰;清化痰浊,则易伤阴血。面对如此棘手之证,赵老根据脉舌色症,区别矛盾主次,决定补泻多少,并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痰浊内阻,心前区憋闷较重时,则以理气化痰为主;痰浊减轻,心前区憋闷缓解时,则以补益阴血为主。如此区分矛盾主次,辨别证情缓急,急则泻实治标为先,缓则补虚为主以固其本,随证变法,方获良效。
案例3
刘某,女,54岁,1984年3月14日诊。冠心病伴左室传导阻滞,胸闷不舒,心悸气短,夜寐梦多,急躁汗多,舌红苔白,脉象濡滑。
治法:凉血育阴,透泄郁热。
处方:蝉蜕6克,僵蚕10克,片姜黄6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浮小麦30克,大枣10枚,黄连粉(冲)0.5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按语】从本案患者的脉舌色症来看,导致其病的原因,既有气滞热郁的一面,又有阴血不足的一面,故赵老治之,一面凉血育阴,一面透泄郁热,以期热透郁解,阴血充足,气机疏畅,心得其养,诸症自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