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身体乏力例

身体乏力例

时间:2023-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尤其常见于贫血、糖尿病、肝炎、肝硬化、肾炎、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低钾血症、维生素B1缺乏症、重症肌无力、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过程中。因此,当身体乏力时,一定要加以重视,及时就诊,以免耽误治疗。即使西医仪器检查指标正常,也不可掉以轻心。本案患者肝功能异常,怀疑肝炎,但并未确诊,西医无药可治,故求治于中医。GPT异常,身体乏力,脉象弦细且滑,舌红,再以清化湿热方法。

案例1

马某,男,25岁。

[初诊]1984年11月5日。肝功异常,谷丙转氨酶(GPT)220单位(正常值100单位以下),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8单位(正常值0~5单位),周身酸软乏力,两脉濡软,按之弦细,沉取有力,舌苔白腻而浮黄糙老,舌质紫绛而尖部起刺。湿热蕴郁不化。

治法:清化湿热。

处方:佩兰(后下)10克,藿香(后下)10克,紫苏梗10克,防风6克,蝉蜕6克,僵蚕10克,焦三仙各10克,大腹皮10克,槟榔10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二诊]1984年11月12日。身体倦怠乏力,脉滑数,唇紫且干,舌苔白而糙老,再以疏肝泄热、清化湿浊方法。干姜3克,半夏6克,茯苓10克,旋覆花(包)10克,陈皮6克,蝉蜕6克,僵蚕10克,片姜黄6克,栀子6克,川楝子6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三诊]1984年11月26日。脉濡滑且数,湿热上蒸,络脉失和,一身乏力,用清化湿热方法。佩兰(后下)10克,茵陈10克,藿香(后下)10克,紫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6克,竹茹6克,炒枳壳6克,黄芩10克,焦三仙各10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四诊]1984年12月3日。倦怠乏力减轻,脉象滑数渐减,濡软力弱,再以清化痰浊方法。蝉蜕6克,僵蚕6克,片姜黄6克,紫苏子6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6克,冬瓜子10克,焦三仙各10克,紫苏叶6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五诊]1984年12月10日。湿热蕴郁,脉象濡滑,清化湿浊,兼泄其热。炒栀子6克,淡豆豉10克,佩兰(后下)10克,藿香(后下)10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茵陈10克,半夏10克,厚朴6克,黄连3克,焦三仙各10克,竹茹6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六诊]1984年12月17日。体力有增,脉象濡软且滑,舌红苔白,仍用芳化祛湿,稍佐益气。黄芪6克,苍术6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旋覆花(包)10克,片姜黄6克,杏仁10克,香附10克,焦三仙各10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按语】身体乏力是指患者自觉肢体酸软、容易疲倦、缺乏耐力的一种非特异性症状,过度劳累、饮食过于清淡、营养不良、睡眠不足、长期嗜酒、多种疾病或药物影响,使身体虚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都可以导致本症。尤其常见于贫血、糖尿病、肝炎、肝硬化、肾炎、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低钾血症、维生素B1缺乏症、重症肌无力、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过程中。而且,它还常常是很多疾病的预警信号。因此,当身体乏力时,一定要加以重视,及时就诊,以免耽误治疗。即使西医仪器检查指标正常,也不可掉以轻心。中医学认为本症既可由气血不足等虚证所致,也可因湿热痰浊、气血瘀滞等实证引起,故临证需辨清病因病机,分清虚实而治之。本案患者肝功能异常,怀疑肝炎,但并未确诊,西医无药可治,故求治于中医。中医诊之,若单从其主症周身酸软乏力和脉象濡软来看,很像虚证,但细诊其脉舌,见脉象按之弦细,沉取有力,舌苔白腻而浮黄糙老,舌质紫绛而尖部起刺,则又非虚证可知,而是湿热蕴郁不化,气机不畅所致,故不用补益,而用清化湿热方法获效。

案例2

郭某,男,28岁。

[初诊]1984年12月3日。近来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GPT)350~420单位(正常值100单位以下),胆固醇350~420毫克/分升(正常值150~250毫克/分升),右脉按之弦细,沉取弦细滑数,左脉中取濡软,沉取滑软且数,一身疲乏无力,两腿酸软,气短胸闷,阵阵汗出,心烦梦多,中脘胀满,舌苔白腻滑润且厚。一派肝胆湿热蕴郁,三焦气机不畅之象。

治法:宣化湿浊,兼泄肝胆郁热。饮食当慎。

处方:佩兰叶(后下)10克,紫苏梗10克,藿香梗10克,半夏10克,陈皮6克,川楝子10克,黄连(研粉冲服)3克,焦三仙各10克,杏仁10克,竹茹6克,草豆蔻3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二诊]1984年12月10日。脉象濡软,按之弦细略数,周身乏力,夜寐梦多。湿阻中阳,胆热上扰,清其胆热,兼化湿浊。佩兰叶(后下)10克,藿香叶(后下)6克,大豆卷10克,厚朴6克,黄连3克,大腹皮10克,竹茹6克,炒枳壳6克,鸡内金6克,焦三仙各10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三诊]1984年12月17日。脉象沉取弦细略数,舌苔白腻,仍用前方加减。佩兰叶(后下)10克,半夏10克,陈皮6克,杏仁10克,苍术6克,大腹皮10克,竹茹6克,炒枳壳6克,蝉蜕6克,僵蚕10克,片姜黄6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四诊]1985年1月7日。GPT异常,身体乏力,脉象弦细且滑,舌红,再以清化湿热方法。佩兰叶(后下)10克,藿香叶(后下)10克,半夏10克,陈皮6克,黄连粉(冲)2克,竹茹6克,焦三仙各10克,片姜黄6克,丹参10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五诊]1985年1月14日。GPT降至155单位,乏力减轻,但头目沉重,脉象濡滑,再以芳香清化方法。柴胡6克,黄芩10克,川楝子6克,佩兰(后下)10克,栀子6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焦三仙各10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六诊]1985年1月21日。脉象濡滑略数,头目沉重减轻,湿热蕴郁不化,再以宣肃化痰方法。前胡6克,佩兰(后下)10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炒栀子6克,淡豆豉10克,焦三仙各10克,芦根10克,蝉蜕6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七诊]1985年3月4日。左脉濡软,右脉弦滑且数,舌苔白腻,近日腰痛身沉,夜寐不安,湿邪蕴郁不化,胆热上扰,再以清化湿热,疏风化湿,以缓疼痛。独活6克,桑寄生10克,竹茹6克,蝉蜕6克,片姜黄6克,杏仁10克,荆芥炭10克,防风6克,冬瓜皮15克,桑枝10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按语】本案也为肝功能异常而西医未明确诊断的患者,单从身体乏力、两腿酸软来看,很像虚证,但结合其脉舌及其他症状综合分析,则绝非虚证,而是肝胆湿热蕴郁,三焦气机不畅所致,故治以清化湿热之法,不仅身体乏力等症减轻,而且谷丙转氨酶也明显下降,说明肝功能也得到改善。

案例3

陈某,男,54岁。

[初诊]1983年10月17日。肝功能异常,GPT220单位,两脉弦细且滑,舌胖,苔白腻液多,周身乏力。全属痰湿互阻,气机不畅。

治法:宣郁化湿。少食甘腻之物。

处方:佩兰(后下)10克,藿香(后下)10克,大豆卷10克,紫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冬瓜子10克,白芥子6克,半夏10克,陈皮6克,大腹皮10克,木香6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二诊]1983年10月31日。身体乏力减轻,舌胖苔白滑润,两脉濡软,用清化痰浊方法。旋覆花(包)10克,片姜黄6克,半夏10克,厚朴6克,蝉蜕6克,紫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6克,冬瓜皮10克,茯苓10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按语】很多人一见身体乏力就认为是气血虚弱,其实并不一定,很多情况下是痰湿或湿热内阻所致。中医学认为,湿邪重浊黏腻,最易阻滞气机,而气机不畅,就易导致倦怠乏力或身重肢沉之感,故临床诊断,不可仅凭主观症状判断,而要结合脉舌等客观症状鉴别。本案患者除主观感觉周身乏力外,又见两脉弦细且滑,舌胖而苔白腻液多,故可知其并非虚证,而是痰湿互阻,气机不畅所致,故治以宣郁化湿之法。肥甘油腻之物,易伤脾胃,化生痰湿,故宜少食。

案例4

王某,男,37岁,1983年11月14日诊。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GPT)升高,怀疑为肝炎,但未能确诊。右脉沉滑略数,左脉关部滑数,舌尖红干裂,苔白腻根厚,身体乏力,消化欠佳。肝经湿阻热郁。

治法:芳香化浊,苦泄折热。

处方:佩兰(后下)10克,藿香(后下)10克,紫苏梗10克,半夏10克,片姜黄10克,竹茹6克,炒栀子6克,僵蚕6克,焦三仙各10克,茵陈10克,旋覆花(包)10克,杏仁10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按语】患者身体乏力,消化欠佳,貌似脾胃虚弱之证,但脉象滑数,舌尖红干裂,苔白腻根厚,显然并非如此,而是肝胆湿热郁阻,气机不畅,脾胃失常所致,故赵老施以辛开苦泄之法,使肝胆湿热透泄,三焦气机疏畅,则诸症自解。若不详细辨证而妄加补益,则难免助湿生热,壅阻气机,使病情不减反增。

案例5

周某,男,58岁,1981年4月29日诊。原患糖尿病,现血糖正常,但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GPT)升至585单位,身体乏力,右脉沉细,左脉濡滑,舌红尖绛起刺。

治法:清化肝胆湿热。

处方:泽兰叶(后下)10克,虎杖10克,茵陈10克,防风6克,川楝子10克,大腹皮10克,晚蚕沙10克,菊花10克,蝉蜕6克,赤芍10克,焦三仙各10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按语】谷丙转氨酶升高而身体乏力,右脉沉细,左脉濡滑,舌红尖绛起刺,显然是湿热内蕴,气机不畅所致,故治以清化肝胆湿热之法。

案例6

陈某,男,23岁,1981年4月29日诊。谷丙转氨酶(GPT)240单位,身体乏力,脉象弦滑,舌红苔黄,尖部起刺。

治法:清化肝胆湿热。

处方:泽兰叶(后下)10克,马尾连10克,茵陈10克,黄芩10克,防风6克,荆芥炭6克,川楝子10克,赤芍10克,茜草10克,焦三仙各10克,竹叶3克,竹茹3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按语】据脉舌及症状分析,本案显然亦为肝胆湿热之证,故仍治以清化肝胆湿热之法。

案例7

张某,女,49岁,1983年12月19日诊。脉象沉软,舌苔白腻,中脘满闷,身体乏力,夜间盗汗。

治法:益气补中。

处方:生黄芪10克,党参6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陈皮6克,半夏10克,豆蔻(研冲)1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按语】本案患者所见之症,若抓住某症单独分析,见中脘满闷,认为是湿浊内阻;见身体乏力,认为是脾气虚弱;见夜间盗汗,认为是肝肾阴虚,就易导致证候诊断矛盾重重,治疗无从着手。而赵老根据其脉舌色症全面分析,认为其主要矛盾是脾胃虚弱,中气不足。中气不足,运化无力,湿浊内停则身体乏力,中脘满闷;不能上助肺气,卫外不固,则夜可盗汗。故治宜益气补中为主。本案辨证,最易误判之处,就是夜间盗汗。有很多临床经验不足的医生,临证不管脉舌如何,仅仅根据简单的书本知识,就认为夜间盗汗皆为阴虚。其实,导致夜间盗汗的原因,除阴虚外,还有气虚、气郁、血瘀、湿热、痰阻、食积等多种因素,故临床必须结合脉舌,详细鉴别,不可一概以阴虚论治。

案例8

申某,女,41岁。

[初诊]1983年10月17日。右脉沉细小弦,左脉濡软,舌淡嫩而苔白。中阳不足,气血虚弱,周身疲乏无力。

治法:益气养血,治在心脾。

处方:生黄芪6克,潞党参6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生地黄10克,川芎10克,旋覆花(包)10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二诊]1983年10月31日。上药服两周,乏力明显减轻,脉象细弦,心烦急躁,治以养血育阴,佐以益气。墨旱莲10克,女贞子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生地黄10克,川芎10克,党参6克,黄芪10克,竹茹6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三诊]1983年11月7日。脉弦细,舌色紫绛,阴血受伤,大便干结,再以养血育阴方法。墨旱莲10克,女贞子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生地黄10克,川芎10克,白头翁10克,茜草10克,焦三仙各10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四诊]1983年11月21日。脉仍弦细,舌瘦尖红,大便偏干,再以养血育阴方法。墨旱莲10克,女贞子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生地黄10克,川芎10克,竹茹6克,黄芩10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五诊]1983年11月28日。舌红,脉弦细数,仍时有心烦,大便偏干,阴伤而肝经郁热,养血育阴,以泄虚热。墨旱莲10克,女贞子10克,白芍10克,生地黄10克,白头翁10克,茜草10克,益母草10克,焦麦芽10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按语】本案患者,初诊见周身乏力而右脉沉细小弦,左脉濡软,舌淡嫩而苔白,显然是中阳不足,气血虚弱为主,故治以益气养血而获效明显。二诊后见乏力减轻而心烦急躁,大便干燥,脉象细弦,舌色紫绛等,显然为阴血不足,虚热内扰所致,故改为养血育阴、清泄虚热之法。

案例9

李某,女,50岁,1985年3月4日诊。右脉濡软且滑,左脉沉软,按之弦细且数,一身疲乏无力,阵阵烦躁汗出。血虚肝旺,阴分热郁。

治法:凉血育阴,透泄郁热。

处方:白蒺藜10克,苦丁茶10克,菊花10克,川楝子10克,赤芍10克,牡丹皮10克,茯苓10克,冬瓜皮10克,沙参10克,墨旱莲10克,女贞子10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按语】身体乏力,右脉濡软,左脉沉软,很像气虚之证,但左脉按之弦细且数,并伴阵阵烦热汗出之症,显然其证并非真正气虚,而是肝之阴血不足,郁热内扰所致,故赵老治之,不用益气,而用凉血育阴、透泄郁热之法,使肝阴肝血充足,郁热透泄,则诸症自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