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农村发展对农村人文生态的挑战

新农村发展对农村人文生态的挑战

时间:2023-02-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也引起农村家庭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弱化了农村家庭的生产组织功能,造成农村劳动力结构不合理,直接制约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农业生产的发展。
新农村发展对农村人文生态的挑战_新农村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2.3 新农村发展对农村人文生态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迁,主要是由两个方面带动的:一是我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二是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虽然这两个过程都没有完成,但使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2.3.1 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

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和户籍制度的改革,我国人口流动的速度加快,数以万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到2005年年底,现存人口的数量已下降到7.45亿。1995—2005年,乡村人口的绝对数量减少了1.14亿。伴随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和家庭小型化趋势的到来,空巢化程度加剧。

农村家庭中主要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增加了家庭的经济收入,满足了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也引起农村家庭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弱化了农村家庭的生产组织功能,造成农村劳动力结构不合理,直接制约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动,主要是向城市流动,包括农村人到城市定居和民工潮两个方面,给农村人口结构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老人和孩子留守农村,青壮年村民进入城市务工。

2.3.2 空间上的不经济性,增加公共物品配置难度

与城市不同,农村由于地域分散、人口稀疏,许多经济活动不具有规模经济与聚集经济效应,大多数公共设施与服务设施的单位成本高、利用效率低;那些地域覆盖面广、维护成本高、具有较高建设门槛的公共产品则更不具备空间上的经济性。这些决定了农村的许多公共品是企业不愿提供,村民个体甚至社区无力供应的。为此,与城市不同,农村的许多公共品无法实现市场化运作,各级政府需要担当重要角色;同时,农村社区在血缘、文化偏好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城市相比,它在组织供应社区层面的公共品时具备更低的交易成本优势,具有更高的建设管理效率;而对于那些具有明确产权边界和排他性的准公共品,如小商业设施、诊所、中介服务组织等,则宜由市场个体在政府的适当扶持与引导监管下,通过适度竞争来加以组织供应,以提高这些准公共品的服务效率。

2.3.3 农村人生活方式和文化结构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后的农村也受到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改变了原有的“革命文化”和“农耕文化”相互交织的格局,出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激荡的局面。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给农村文化建设带来了很多难题,由于长期留居农村的是老年人和孩子,青壮年长期在外务工,除了农忙时节和一些节假日回来以外,在农村居住的时间比较短暂。从农民的文化权益角度看,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应该是农民,由于青壮年劳动力的缺失,所以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不全面的,不能实现老、中、青的结合,这不利于农村文化结构的协调。而且从年龄层次来说,青壮年也是农村文化传承的中介,是沟通老人和青少年价值观念的桥梁,一般来说老年人更倾向于传统文化或革命文化的内容,青少年更倾向于最新的文化潮流,而青壮年由于长期往返于城市和农村,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不利于承接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众所周知,在农村有不少留守儿童是在爷爷奶奶的隔代教育下成长的,产生了很多家庭教育失败的现象,其实这并不仅仅是溺爱产生的结果,而是包含着很多文化不能正常传承,缺乏缓冲地带而带来的观念上的巨大差异。相比较而言,中国古代由于社会的变迁不明显,文化的承接不是一个难题,隔代教育不会产生今天这样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