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热门考点
1.病毒的传播方式包括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水平传播是指病毒在人群中不同个体间的传播。
2.病毒的感染类型包括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显性感染分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持续性感染又分为慢性感染、潜伏感染和慢发病毒感染。
3.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包括杀细胞效应、稳定状态感染、包涵体形成、细胞凋亡和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
4.干扰素是由病毒或者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机体细胞所产生的一类分泌性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的作用。应用:早期中断病毒复制,阻止病毒扩散。中和抗体指针对病毒某些表面抗原的抗体,能与细胞外游离的病毒结合从而消除病毒的感染能力。
一、病毒的传播方式
病毒的传播方式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种,前者是指病毒在人群个体之间的传播,后者是指病毒从母体经过胎盘或产道传染给胎儿的传播。
1.水平传播 病毒在人群个体之间传播时,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侵入机体。
(1)通过黏膜传播:许多病毒都是经黏膜感染而致病的。有些病毒感染可能局限于黏膜,有些病毒感染也可扩散至邻近组织和淋巴管并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症。再经血流扩散至靶器官,引起典型病变及临床表现。
(2)通过皮肤传播:有些病毒可通过昆虫叮咬或动物咬伤、注射或机械损伤的皮肤侵入机体而引起感染。如蚊虫叮咬可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狂犬咬伤可传播狂犬病病毒。
(3)医源性传播:有些病毒也可经注射、输血、拔牙、手术、器官移植引起传播,如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等。
2.垂直传播 垂直传播是病毒感染的特点之一,很多病毒都可通过此种方式由母体传染给胎儿。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垂直传播较难控制,故孕妇在怀孕期和围生期,分娩时,尤其是在妊娠的头3个月应注意保健预防。
二、病毒的感染类型
1.隐性感染 病毒侵入机体不引起临床症状且被机体清除的感染称为隐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
2.显性感染 机体在感染病毒后因组织细胞受损严重而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称为显性感染。
3.急性感染 指病毒在感染机体后,短时间内即被清除或导致机体死亡的过程。
4.持续性感染 可分成四类。
(1)慢性感染:病毒感染机体后,病毒长期存在体内,机体表现有临床症状,病程持续时间较长。如艾滋病、慢性乙型肝炎、传染性软疣等。
(2)潜伏感染:原发感染后,病毒长期潜伏于机体的某一特定组织内,既不增殖又不引起临床症状,与机体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当这种平衡状态被破坏时,潜伏的病毒便增殖并引起临床症状。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
(3)慢发病毒感染:较少见但后果严重。其特点是潜伏期较长,可达数月至数年,甚至数十年,一旦出现临床症状,病情多呈亚急性进行性发展过程,直至死亡。
(4)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急性感染后1年或数年,发生的致死性并发症,如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三、病毒的致病机制
1.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1)杀细胞效应:指病毒进入机体后在细胞内增殖,导致宿主细胞溶解、死亡的作用。其主要机制有:①病毒的早期蛋白抑制宿主细胞的正常代谢,尤其是核酸和蛋白质合成。②病毒可使胞质内溶酶体破坏、释出溶酶体酶引起细胞自溶。③大部分病毒对宿主细胞均有非特异性损伤作用,可损伤细胞膜、内质网、线粒体、核糖体、细胞核等。
(2)细胞膜改变:①细胞融合:有些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在病毒的酶或细胞溶酶体酶的作用下,使相邻细胞相互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②细胞膜上出现新抗原:有些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由病毒基因编码的抗原可在细胞膜表面表达。如被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膜上出现病毒的血凝素等。
(3)包涵体形成:在某些病毒感染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内,用普通显微镜观察到的非正常的斑块状结构,即包涵体。
(4)细胞转化:有些病毒在侵入宿主细胞后,病毒核酸可整合于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使宿主细胞的遗传性状发生改变,引起细胞转化。整合后的病毒核酸不复制病毒,但可随宿主细胞的分裂而传给子代细胞。转化细胞的生长、分裂均已失去控制,若为恶性转化则可导致细胞癌变。
(5)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在宿主细胞基因指令下发生的一种生物学过程。当细胞受到诱导因子作用激发并将信号传导入细胞内部,使细胞的死亡基因被激活后,出现细胞膜鼓泡、细胞核浓缩、染色体DNA被降解,在凝胶电泳时存在阶梯式的DNA条带。
2.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1)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
(2)免疫病理反应:病毒感染使宿主细胞膜上出现新抗原、改变细胞的抗原性形成自身抗原,再损伤细胞。
四、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1.抗病毒感染的免疫
(1)屏障结构:健康完整的皮肤黏膜能抵抗病毒的侵入;发育完善的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能阻止多种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和避免病毒从母体侵入胎儿。
(2)吞噬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能吞噬、杀灭病毒,而且还能产生干扰素参与抗病毒免疫。
(3)干扰素(IFN)。
(4)体液免疫。
(5)细胞免疫。
2.干扰素
(1)概念:干扰素(IFN)是由病毒或其他种类的干扰素诱生剂刺激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体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的,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一种小分子糖蛋白。干扰素属于后天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物质。
(2)干扰素的抗病毒机制: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并非直接作用于病毒,而是干扰素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干扰素受体结合,进入宿主细胞内,促使其编码抗病毒蛋白的基因活化、转录、翻译抗病毒蛋白,通过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发挥抗病毒作用。
(3)干扰素的应用
①抗病毒作用:干扰素既能阻断受染细胞中的病毒复制,又能限制病毒的扩散。
②免疫调节作用:干扰素有促进和抑制抗体的形成、增强NK细胞的活性、促进巨噬细胞活化等作用。
③抗肿瘤作用:干扰素能抑制肿瘤细胞分裂。
3.中和抗体的概念及作用机制
(1)概念:机体在病毒感染或接种病毒疫苗后均可产生特异性抗体,其中由病毒的衣壳或包膜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为中和抗体。中和抗体虽不能直接灭活病毒,但与病毒特异性结合后,能阻止病毒对易感细胞的吸附和穿入,防止病毒经血流扩散。
(2)作用机制:不直接作用于病毒,而是诱生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的增殖,中和抗体抗病毒作用,依赖补体溶解增强吞噬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