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热门考点
1.单纯性甲状腺肿病理分期:①增生期:滤泡上皮增生,伴小滤泡和小假乳头形成,胶质少;②胶质贮积期:滤泡腔扩大,腔内大量胶质贮积;③结节期:滤泡上皮局灶性增生、复旧或萎缩不一致,形成结节。
2.糖尿病的病理变化:①胰岛病变;②血管病变:毛细血管和细、小动脉内皮细胞增生,基底膜增厚,血管壁玻璃样变性、纤维素样变性和脂肪变性;③肾脏病变:结节性或弥漫性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性损害,入球和出球小动脉硬化,肾乳头坏死;④视网膜病变:早期为渗出、水肿等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后期为纤维组织增生、新生血管形成等增生性视网膜性病变;⑤神经系统、其他组织或器官病变。
一、甲状腺疾病
(一)单纯甲状腺肿病因及病理变化
1.病因 单纯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缺碘使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促甲状腺素(TSH)分泌增多,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滤泡内胶质堆积而使甲状腺肿大。一般不伴甲状腺功能亢进。
2.病理变化
(1)肉眼见: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增大。
(2)光镜下:①滤泡上皮增生,并有小滤泡形成;②滤泡腔内胶质稀薄,有上皮细胞的吸收空泡;③间质血管丰富、充血,淋巴组织增生。
(3)电镜下:内质网丰富扩张,高尔基复合体肥大,核糖体增多、分泌活跃。
(4)免疫荧光:IgG沉着。
(二)甲状腺肿瘤的类型及病理变化
1.甲状腺腺瘤 这是最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
(1)病理变化:肿瘤多为单发,有完整包膜,压迫周围甲状腺组织。
(2)甲状腺肿瘤与甲状腺滤泡状腺癌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包膜完整,不侵犯血管。
(3)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区别:见表5-15。
表5-15 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区别
(4)组织学分型:胚胎性腺瘤、胎儿型腺瘤、单纯性腺瘤、胶样腺瘤、嗜酸性细胞腺瘤、不典型腺瘤。
2.甲状腺癌 甲状腺腺癌是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或滤泡旁细胞的一类恶性肿瘤。
甲状腺癌可分为以下类型。
(1)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类型。镜下见癌细胞为立方体或柱状。
(2)滤泡性癌:肉眼见癌组织常为单个结节状,镜下见不同分化程度的滤泡,伴包膜侵犯和(或)血管侵犯。常伴有出血、坏死、纤维化及钙化。
(3)髓样癌:肉眼见癌组织为大小不等的结节,可有坏死和出血,镜下见间质丰富且有玻璃样变,常有淀粉样物质和钙盐沉着,电镜下见胞浆中有分泌颗粒。
(4)未分化癌:肿瘤较大,常迅速侵犯两侧甲状腺和周围组织。切面灰白,边界不清,质硬,常有出血、坏死。
二、胰腺疾病
(一)糖尿病的类型、病因及病理变化
1.类型及病因
(1)原发性糖尿病之胰岛素依赖型:胰岛B细胞严重受损,细胞数目明显减少,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血中胰岛素降低,引起糖尿病。
(2)原发性糖尿病之非胰岛素依赖型:病因、发病机制不清楚,认为是与肥胖有关的胰岛素相对不足及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所致。
(3)继发性糖尿病:炎症、肿瘤、手术或其他损伤和某些内分泌疾病等。
2.病理变化
(1)胰岛病变
①1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颗粒脱失、空泡变性、坏死、消失、胰岛变小、数目变少、纤维组织增生、玻璃样变。
②2型糖尿病:B细胞减少,常见胰岛淀粉样变性。
(2)血管病变:大中动脉有动脉粥样硬化或中层钙化。
(3)肾脏病变:①肾脏体积增大;②结节性肾小球硬化;③弥漫性肾小球硬化;④肾小管-间质性损坏;⑤血管损坏;⑥肾乳头状坏死。
(4)视网膜病变:①早期微小动脉瘤和视网膜小静脉扩张、渗出、水肿、微血栓形成;②缺氧,增生性视网膜性病变;③视网膜病变可引起白内障和失明。
(5)神经系统病变:因血管病变引起缺血性血管损伤。
(6)其他组织和器官病变:皮肤黄色瘤、肝脂肪变和糖原沉积。
(二)胰腺肿瘤的类型及病理变化
好发部位为胰尾、体、头部,异位胰腺也可发生。
1.腺癌 癌细胞来自导管上皮,排列成腺样,分化高者可见导管样结构,分化差者无腺管样结构,为实性癌巢。可有乳头状腺癌、乳头状囊腺癌或腺泡型腺癌。
2.未分化癌 又称C间变性癌或多形性癌,癌细胞无腺体结构,排列成实性癌巢或肉瘤样,癌细胞由奇形怪状的单核或多核巨细胞构成。
3.鳞状细胞癌 来自胰腺管上皮的鳞状化生,可与腺癌合并发生(鳞腺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