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于皮肤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止吐及防治晕动症,镇静催眠等。有较强的竞争性阻断变态反应靶细胞上组胺H1受体的作用。也适用于缓解慢性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体征。常见有乏力、嗜睡、口干、厌食、便秘、腹泻、胃炎或皮疹等。
本节热门考点
1.H1受体阻断药可完全对抗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用于皮肤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止吐及防治晕动症,镇静催眠等。
2.H2受体阻断药抑制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用于消化性溃疡。
一、H1受体阻断药
(一)氯苯那敏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1.药理作用 本药为第一代抗组胺药。有较强的竞争性阻断变态反应靶细胞上组胺H1受体的作用。有一定的中枢抑制作用和抗胆碱作用。
2.临床应用 皮肤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疗效较好。
3.不良反应
(1)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多见镇静、嗜睡、乏力等中枢抑制现象。
(2)消化道反应:口干、厌食、便秘或腹泻等。
(二)氯雷他定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1.药理作用 本药为第二代抗组胺药。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作用。中枢抑制作用不明显。
2.临床应用 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也适用于缓解慢性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体征。
3.不良反应 在推荐剂量下未见明显的镇静作用。常见有乏力、嗜睡、口干、厌食、便秘、腹泻、胃炎或皮疹等。
二、H2受体阻断药
雷尼替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药理作用 抑制胃酸分泌。
2.临床应用 抗消化性溃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