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热门考点
1.胰岛素可降低血糖,促进蛋白质、脂肪的合成。用于所有1型糖尿病和重度2型糖尿病,各种糖尿病病人应激时,糖尿病严重并发症,细胞内缺钾。
2.磺酰脲类降糖作用:①促进β细胞释放胰岛素;②增加胰岛素受体数和亲和力,增强组织敏感性;③激活糖原合成酶和3-磷酸甘油脂肪酰转移酶,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以及糖原和脂肪的分解。因此对正常人和胰岛功能尚存的糖尿病患者有效。
一、胰岛素
(一)药理作用
1.对代谢的影响
(1)降低血糖:加速葡萄糖的氧化和酵解;促进糖原的合成和贮存;抑制糖原分解和异生。
(2)能促进脂肪合成并抑制其分解,减少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的生成,增加脂肪酸和葡萄糖的转运,使其利用增加。
(3)增加氨基酸的转运及核酸、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2.其他 可加快心率,加强心肌收缩力和减少肾血流。
(二)作用机制
胰岛素属多肽类激素,分子较大,一般认为它不易进A靶细胞而只作用于膜受体,通过第二信使而产生生物效应。但对于胰岛素作用的第二信使问题,多年来未取得统一看法。研究发现,胰岛素受体是由两个α-亚单位和两个β-亚单位组成的大分子蛋白复合物。α-亚单位在胞外,含胰岛素结合部位,β-亚单位为跨膜蛋白,其胞内部分含酪氨酸蛋白激酶。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的α亚基结合后,迅速引起β亚基的自身磷酸化,进而激活β亚基上的酪氨酸蛋白激酶,由此导致对其他细胞内活性蛋白的连续磷酸化反应,进而产生降血糖等生物效应。
(三)临床应用
1.治疗1型糖尿病的最重要药物。
2.对胰岛素缺乏的各型糖尿病均有效。
3.主要用于下列情况。
(1)1型糖尿病。
(2)2型糖尿病经饮食控制或用口服降血糖药未能控制者。
(3)糖尿病发生各种急性或严重并发症者,如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
(4)合并重度感染、消耗性疾病、高热、妊娠、创伤以及手术的各型糖尿病。
(4)细胞内缺钾者,胰岛素与葡萄糖同用可促使钾内流。
二、口服降血糖药
1.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药理作用:①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高血糖;②改善脂肪代谢紊乱;③对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防治作用;④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2)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
2.磺酰脲类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药理作用:①降血糖作用:该类药降低正常人血糖,对胰岛功能尚存的病人有效,而对1型或严重糖尿病病人及切除胰腺之动物则无作用。②对水排泄的影响:促进ADH分泌和增强其作用而有抗利尿作用,可用于尿崩症。③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为第三代磺酰脲类的特点。能使血小板黏附力减弱,代谢旺盛的血小板数减少,刺激纤溶酶原的合成。
(2)临床应用:①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且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②尿崩症:只用氯磺丙脲,0.125~0.5g/天可使病人尿量明显减少。
3.双胍类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药理作用:可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但对正常人血糖无明显影响。
(2)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轻症糖尿病患者,尤适用于肥胖及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
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药理作用:减慢糖类水解及产生葡萄糖的速度并延缓葡萄糖的吸收,降低血糖。
(2)临床应用:单独应用或与其他降糖药合用,可降低病人的餐后血糖。也有报道认为可降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可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