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热门考点
1.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元素组成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2.蛋白质的结构: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肽键。二级结构主要掌握α螺旋,维系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因素是氢键。并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有四级结构。
3.蛋白质的理化性质:溶液pH>pI时蛋白质带负电,溶液pH<pI时蛋白质带正电。
一、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1.元素组成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主要有碳(50%~55%),氢(6%~8%),氧(20%~23%),氮(15%~18%),硫(0%~4%)。
2.基本单位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仅有20种,且均属L-α-氨基酸,除甘氨酸外。
二、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一)肽键与肽
1.肽键 由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缩合而形成的酰胺键,称肽键。
2.肽 两个或两个以上氨基酸通过肽键共价连接形成的聚合物。自然界中主要是由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形成肽类。根据组成氨基酸残基数目的多少,可分为寡肽和多肽。蛋白质则属于多肽。
(二)一级结构概念
在蛋白质分子中,从N-端至C-端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序列)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一级结构主要的化学键是肽键。此外,蛋白质分子中所有二硫键的位置也属于一级结构。
(三)二级结构—α螺旋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也就是该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主要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的结构。主要化学键是氢键。
α-螺旋:在α螺旋结构中,多肽链的主链围绕中心轴作有规律的螺旋式上升,螺旋的走向为顺时针,即右手螺旋。氨基酸侧链伸向螺旋外侧。每3.6个氨基酸残基螺旋上升一圈,螺距为0.54nm。α-螺旋的每个肽键的N-H和第4个肽键的羧基氧化形成氢键,氢键的方向与螺旋长轴基本平行。肽链中的全部肽键都可形成氢键,以稳固α-螺旋结构。
(四)三级和四级结构概念
1.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是指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也就是整条肽链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蛋白质三级结构的形成和稳定主要靠次级键——疏水作用、离子键、氢键和Van der Waals力等。
2.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蛋白质的二级、三级结构只涉及由一条多肽链卷曲而形成的蛋白质。而有些蛋白质分子含有两条或多条多肽链,每一条具有完整的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称为蛋白质的亚基,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亚基之间的结合力主要是氢键和离子键。
三、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1.等电点 蛋白质分子除两端的氨基和羧基可解离外,氨基酸残基侧链中某些基团,在一定的溶液pH条件下都可解离成带负电荷或正电荷的基团。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正、负离子的解离度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氨基酸所带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既不向阴极移动也不向阳极移动,此时氨基酸所处溶液的pH称为氨基酸的等电点,以符号pI表示。蛋白质溶液的pH大于等电点时,该蛋白质颗粒带负电荷,反之则带正电荷。
2.沉淀 蛋白质变性后,疏水侧链暴露,肽链融汇相互缠绕而聚集,因而从溶液中析出,这一现象称为蛋白质沉淀。变性蛋白质容易沉淀,但有时蛋白质沉淀并不是变性。
3.变性 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特定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功能的丧失,称为蛋白质的变性。主要发生二硫键和非共价键的破坏,不涉及蛋白质一级结构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变性后,蛋白质溶解度下降,黏度增加,结晶能力消失,生物活性丧失,易被蛋白酶水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