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热门考点
1.胃肠激素的作用是与神经系统共同调节消化器官的运动、分泌和吸收等活动,另外对其他器官的活动也有广泛的影响。
2.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盐酸激活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分泌,转化为胃蛋白酶后水解蛋白质;黏液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内因子则促进回肠上皮细胞吸收维生素B12。
3.小肠的运动形式有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和蠕动等,分节运动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回盲括约肌的功能是防止回肠内容物过快进入大肠,有利于消化和吸收的完全进行,其次是阻止大肠内容物向回肠倒流。
4.吸收是指消化后的小分子营养物质、水和无机盐通过消化管黏膜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肠。
一、胃内消化
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正常成年人的容量一般为1~2L,因而具有暂时储存食物的功能。食物入胃后,还受胃液的化学性消化和胃壁肌肉运动的机械性消化。
(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纯净胃液为无色透明液体,pH为0.9~1.5,成分包括水、盐酸、电解质、黏蛋白和消化酶等。
(1)盐酸:由壁细胞分泌。主要作用有①能激活胃蛋白酶原;②可抑制和杀死胃内的细菌;③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④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⑤与钙和铁结合,形成可溶性盐,促进它们的吸收。
(2)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是无活性的,在胃酸作用下,转变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
(3)黏液及碳酸氢盐:胃内的黏液是由黏膜表面的上皮细胞、胃底黏液细胞,以及贲门腺和幽门腺分泌的,其主要成分为糖蛋白。HCO3−主要由胃黏膜的非泌酸细胞分泌,与黏液一同构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可保护黏膜免受胃酸、胃蛋白酶及其他物质损伤。
(4)内因子:内因子由壁细胞分泌。可保护维生素B12不被小肠内水解酶破坏,促进维生素B12吸收。若机体缺乏内因子,可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二)胃运动的方式
1.胃的容受性舒张 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对口、食管等外感受器的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的舒张。胃壁肌肉的这种活动,被称为胃的容受性舒张。
2.蠕动 食物进入胃后约5min,蠕动即开始。蠕动是从胃的中部开始,有节律地向幽门方向进行。
3.移行复合运动 人在空腹时,胃运动呈现以间歇性强力收缩伴有较长的静息期为特征的周期性运动,并向肠道方向扩布,胃肠道在消化间期的这种运动称为移行性复合运动,每一个周期为90~120min。
二、小肠内消化
(一)胰液和胆汁的性质、主要成分和作用
1.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胰液是无色、无嗅的碱性液体,渗透压约与血浆相等。含有无机物(水、碳酸氢盐和电解质)和有机物(各种消化酶)。
(1)无机物
①碳酸氢盐:HCO3−的主要作用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使肠黏膜免受强酸的侵蚀;同时也提供了小肠内多种消化酶活动的最适宜的pH环境(pH7~8)。
②电解质:主要负离子是Cl−。主要正离子有Na+、K+、Ca2+等。
(2)有机物
①胰淀粉酶。
②胰脂肪酶:主要消化脂肪,它可分解三酰甘油为脂肪酸、一酰甘油和甘油。
③胆固醇酯酶和磷脂酶A2:分别水解胆固醇酯和卵磷脂。
④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成大分子多肽,如两者同时作用于蛋白质时,则可将蛋白质消化为小分子的多肽和氨基酸。
2.胆汁的性质、成分及作用 胆汁是由肝脏所分泌的一种液体,其外观透明、澄清,略微黏稠,呈黄褐色或金黄色,味苦。
胆汁中并没有消化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帮助脂肪在肠内的消化吸收;②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等。
(二)小肠的运动方式
消化期小肠的运动形式包括:①紧张性收缩;②分节运动;③蠕动。
三、吸收
1.吸收的条件和方式
(1)小肠内的水、电解质和食物水解产物的吸收,主要经跨细胞和细胞旁两种途径。
(2)小肠是各种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的原因: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部分;停留的时间较长;吸收面积广(环状皱褶、绒毛和微绒毛);绒毛内部有毛细血管网、毛细淋巴管、平滑肌纤维和神经网等组织,有助于吸收。
2.食物中主要成分的吸收 见表2-2。
表2-2 食物的吸收机制
四、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一)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对消化活动的主要作用
除口腔、咽、食管上段及肛门外括约肌为骨骼肌,受躯体神经支配外,其余大部分消化器官受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支配消化器官的交感神经属肾上腺素能纤维。
在正常情况下,各级神经中枢通过支配胃肠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壁内神经丛的活动进行调节。一般说来,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胃肠运动加强,括约肌舒张,腺细胞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时,其作用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相反,即抑制上述活动,但对唾液腺可引起少量分泌。在特殊情况下,如肠肌的紧张性较高时,则无论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兴奋,均抑制肠运动;反之,如肠肌紧张性低时,则两种神经兴奋时均增强肠运动。
(二)促胃液素、促胰液素、缩胆囊素和抑胃肽对消化活动的主要作用
1.胃泌素 是一种重要的胃肠激素,又称促胃液素,主要由G细胞分泌。胃泌素可促进胃肠道的分泌功能;促进胃窦、胃体收缩,增加胃肠道的运动,同时促进幽门括约肌收缩,故其净作用是延缓胃排空而不是促进胃排空;促进胃及上部肠道黏膜细胞的增殖分裂;促进胰岛素和降钙素的释放。
2.促胰液素 使胰腺小导管上皮细胞分泌水和碳酸氢盐,碳酸氢盐可中和酸性食糜,使胃消化酶失活,保护肠黏膜。大量的碳酸氢盐为胰腺分泌的消化酶提供适合的pH,促进胆汁分泌,抑制胃酸分泌和胃泌素的释放。
3.缩胆囊素 ①促进膜腺腺泡分泌多种消化酶;②促进胆囊平滑肌强烈收缩,促使胆囊胆汁排出;③对膜腺组织具有营养作用,促进膜腺组织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的合成。
4.抑胃肽 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胃蛋白酶分泌;刺激胰岛素释放;抑制胃的蠕动和排空;刺激小肠液的分泌;刺激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