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药物引起的水肿吃哪种利尿药

药物引起的水肿吃哪种利尿药

时间:2023-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襻利尿药通过对血管床的直接扩张作用影响血流动力学。对心力衰竭的病人,呋塞米和依他尼酸能迅速增加全身静脉血容量,降低左心室充盈压,减轻肺淤血。肾功能不全或同时使用其他耳毒性药物,如并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较易发生耳毒性。依他尼酸最易引起,布美他尼的耳毒性最小。对磺胺过敏的人对呋塞米、布美他尼和托拉塞米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而非磺胺衍生物的依他尼酸则较少引起过敏反应。

本节热门考点

1.氢氯噻嗪利尿机制:抑制远曲小管近端Na+−Cl共同转运子,抑制NaCl的重吸收。不良反应如下。①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镁血症等;②高尿酸血症;③代谢变化:高血糖、高脂血症;④过敏反应。

2.高效、中效利尿药为排钾利尿。螺内酯为保钾利尿药。

一、利尿药

(一)呋塞米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1.药理作用 本类药物主要作用部位在髓襻升支粗段,由于本类药物对NaCl的重吸收具有强大的抑制能力,而且不易导致酸中毒,因此是目前最有效的利尿药。

襻利尿药通过对血管床的直接扩张作用影响血流动力学。对心力衰竭的病人,呋塞米和依他尼酸能迅速增加全身静脉血容量,降低左心室充盈压,减轻肺淤血。呋塞米还能增加肾血流量,改变肾皮质内血流分布。

2.临床应用

(1)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

(2)可治疗心、肝、肾性水肿等各类水肿。主要用于其他利尿药无效的严重水肿病人。

(3)急慢性肾衰竭。

(4)高钙血症。

(5)加速某些毒物的排泄。

3.不良反应

(1)水与电解质紊乱:表现为低血容量、低血钾、低血钠、低氯性碱血症,长期应用还可引起低血镁。

(2)耳毒性: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或暂时性耳聋,呈剂量依赖性。肾功能不全或同时使用其他耳毒性药物,如并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较易发生耳毒性。依他尼酸最易引起,布美他尼的耳毒性最小。

(3)高尿酸血症。

(4)其他:可引起高血糖(但很少促成糖尿病);升高LDH胆固醇和三酰甘油、降低HDL胆固醇。对磺胺过敏的人对呋塞米、布美他尼和托拉塞米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而非磺胺衍生物的依他尼酸则较少引起过敏反应。

(二)氢氯噻嗪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1.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通过抑制远曲小管近端Na+-Cl共转运子,抑制NaCl的重吸收,来增强NaCl和水的排出,产生温和持久的利尿作用。K+的排泄也增多,长期服用可引起低血钾。

(2)抗利尿作用:明显减少尿崩症患者的尿量及口渴症状,主要因排Na+使血浆渗透压降低而减轻口渴感。

(3)降压作用:通过利尿、血容量减少而降压,长期用药则通过扩张外周血管而产生降压作用,是常用降压药。

2.临床应用

(1)水肿: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对轻、中度心源性水肿疗效较好,是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主要治疗药物之一。对肾性水肿的疗效与肾功能损害程度有关,受损较轻者疗效好;肝性水肿在应用时要注意防止低血钾诱发肝昏迷。

(2)高血压病:治疗高血压的基础药物之一,与其他降压药合用,可减少后者的剂量,减少不良反应。

(3)其他:用于肾性尿崩症及加压素无效的垂体性尿崩症。也可用于高尿钙伴有肾结石者,以抑制高尿钙引起的肾结石。

3.不良反应

(1)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镁血症、低氯血症、代谢性碱血症等,合用留钾利尿药可防治。

(2)高尿酸血症:痛风者慎用。

(3)代谢变化:可导致高血糖、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慎用。

(4)过敏反应:本类药物为磺胺类药物,与磺胺类有交叉过敏反应。可引起皮疹、皮炎(包括光敏性皮炎),偶见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坏死性胰腺炎等。

二、脱水药

1.甘露醇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脱水作用。

(2)利尿作用。

2.临床应用 静脉注射后,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产生组织脱水作用,可降低颅内压和眼内压。

甘露醇口服用药则造成渗透性腹泻,可用于从胃肠道消除毒性物质。也可用于预防急性肾衰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