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热门考点
1.冠心病危险因素:高龄、性别、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家族史。
2.心绞痛的分型: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
3.临床表现:发作性胸痛,劳累性心绞痛的典型表现:部位(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拳头大小,范围不清;可放射到左肩或颈部、咽部、下颌);性质(压迫、发闷、紧缩);诱发因素(劳累、情绪激动);典型心绞痛常在相似地条件下发生;持续时间(3~5分钟,停止活动或含服硝酸甘油可以缓解);频率(数周或数天)。
4.诊断:依据胸痛、心电图缺血表现以及心肌酶检查等。对于确诊心绞痛的患者要分型诊断。①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劳累、激动等增加心肌耗氧的情况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迅速缓解;1~3个月内发作性质无变化。②不稳定型心绞痛,初发劳力型心绞痛,2个月内新发生的劳力型心绞痛,以前从来没发生过或近6个月内没发生过;恶化劳力型心绞痛,病程2个月内,劳累性心绞痛分级至少加重一级并且达到3级。静息心绞痛,病程1个月内,发生在休息或静息时;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心肌梗死发生24小时至1个月之间发生的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ST一过性弓背向下抬高。
5.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①一般内科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1~3d、吸氧、持续心电监护;1周内避免任何形式的负荷试验(平板、腺苷)。②药物治疗,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波利维等)、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改善症状)、β-blocker(变异性禁用)、钙离子拮抗药(变异性首选)。③介入治疗,稳定48h以后PCI,高危组患者可急诊介入。④冠状动脉搭桥。稳定性心绞痛多选择药物治疗,抗凝治疗禁用。
6.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胸骨后持久疼痛(上腹不适可能下壁心肌梗死,后背不适可能后壁心梗)、可伴有大汗、恶心、呕吐,发热、白细胞增加、血清心肌酶谱增高、心电图进行性演变;可发生心律失常、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
7.诊断:典型胸痛、心电图动态改变、心肌酶谱动态改变;3者符合2个可以诊断。
8.治疗:ST段抬高性AMI,①一般治疗,卧床至少1~3d、持续心电、血氧、血压监测、吸氧、建立静脉通道、镇痛、禁食。②药物治疗,抗血小板,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禁忌者可用氯吡格雷;抗凝,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扩冠,硝酸甘油(HR<50或>100 ,收缩压<90mmHg禁用);心律失常治疗,阿托品只用于有窦性心率缓、阻滞的患者(主要是下壁心肌梗死);改善预后,ACEI、β-blocker。③再灌注治疗。溶栓治疗或介入治疗。非ST段抬高性AMI,除了不溶栓,药物治疗同ST段抬高性AMI。
一、概述
(一)主要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心病中最常见的类型,系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这些因素称为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种。
1.年龄 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2.性别 本病男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2∶1,女性患者常在绝经之后。
3.血脂异常 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LDL)或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载脂蛋白B及载脂蛋白A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减低。
4.血压 本病60%~70%有高血压,高血压者较血压正常者高4倍。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都与本病有关。
5.吸烟 吸烟者与被动吸烟均明显增加危险性,且与吸烟数量成正比。
6.糖尿病与糖耐量异常 糖尿病者发病率较无糖尿病者高2倍。糖耐量减退者颇常见。
7.体重 超标准体重的肥胖者(超重10%为轻,20%为中,30%为重度肥胖)易患本病。
8.职业 脑力活动紧张,经常有紧迫感的工作。
9.饮食 常进食较高热量,含较多的动物性脂肪、胆固醇、糖和盐,易致血脂异常。
10.遗传 家族中有在较年轻时患本病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致的家族性高脂血症易患本病。
11.性格 A型性格。
其他危险因素还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胰岛素抵抗,血中纤维蛋白原及一些凝血因子升高,病毒、衣原体感染等。
(二)血脂紊乱的分类、诊断及治疗
1.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高脂蛋白血症分型,共分为6型,如Ⅰ、Ⅱa、Ⅱb、Ⅲ、Ⅳ和V型。
2.诊断 2次以上血脂测定结果中任何1项指标达到下列标准可诊断血脂代谢异常:总胆固醇(TC)>5.72mmol/L,三酰甘油(TG)>1.70 mmol/L,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64 mmol/L,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1 mmol/L。
3.治疗 调脂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冠心病。
(1)调整饮食及改善生活方式:控制摄入总热量、低脂饮食、停服避孕药、戒烟、避免过度饮酒、适当增加运动、消除过度精神紧张。
(2)药物治疗:①高胆固醇血症,首选Hmg-COA还原酶抑制药(他汀类),有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②高三酰甘油血症,首选贝丁酸类。③混合型高脂血症,以TC和LDL-C增高为主者,首选他汀类;以TG增高为主者,首选贝丁酸类;若均增高,单一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联合用药。④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单纯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一般不需药物治疗,合并高TC或高TG血症,他汀类和贝丁酸类均可不同程度上提高HDL-C水平。
(3)基因治疗。
二、心绞痛
(一)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将心绞痛分为劳力性和自发性两大类,并提到两者混合发生者。这些心绞痛类型可归纳为如下3大类。
1.劳力性心绞痛 是由运动或其他心肌需氧量增加情况所诱发的心绞痛,包括3种类型。①稳定型劳力型心绞痛:是最常见的心绞痛。其临床表现在1~3个月内相对稳定,即每日和每周疼痛发作次数大致相同,诱发疼痛的劳力和情绪激动程度相同,每次发作疼痛的性质和部位无改变,疼痛时限相仿(3~5min),用硝酸甘油后也在相近时间内发生疗效;心绞痛发作时,病人表情焦虑,皮肤苍白、冷或出汗。血压可略高或降低,心率可正常、增快或减慢,可有房性或室性奔马律,心尖区可有收缩期杂音(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所致),第二心音可有逆分裂,还可有交替脉或心前区抬举性搏动等体征。②初发型劳力型心绞痛:只以前从未发生过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心绞痛的病人在1~2个月内,有过稳定型心绞痛但已数月不发生心绞痛的病人再发生心绞痛时,也被归入本类型。其性质、可能出现的体征、心电图与稳定型心绞痛相同。③恶化型劳力型心绞痛:指原有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在1个月内心绞痛的发作频度突然增加、持续时间延长且程度加重,较轻的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即能引起发作,发作可超过10min,用硝酸甘油后不能使疼痛立即或完全消失。
2.自发性心绞痛 与劳力性心绞痛相比,疼痛持续时间一般较长,程度较重,且不易为硝酸甘油所缓解。包括4种类型。①卧位型心绞痛:指休息或熟睡时发生的心绞痛,发作时间较长,症状较重,常在半夜发生(平卧后1~3h内)。发作时需立即坐起或站立甚至下床走动,硝酸甘油疗效不明显。②变异型心绞痛:静息时发生,发作时心电图示有关导联ST段暂时性抬高,常并发各种心律失常。③中间综合征:指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发作历时较长,达30min到1h以上,常在休息或睡眠时发作,但心电图、放射性核素和血清学检查无心肌坏死的表现。④梗死后心绞痛:指在急性心肌梗死后不久或数周发生的心绞痛。
3.混合性心绞痛 即劳力性和自发性心绞痛同时并存。
(二)典型临床表现
典型心绞痛发作是突然发生的位于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的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疼痛,亦可能波及大部分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前内侧、达环指和小指、范围有手掌大小、偶可伴有濒死的恐惧感,往往迫使病人立即停止活动,重者还可出汗。疼痛历时1~5min,很少超过15min;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片,在1~2min内(很少超过5min)消失。常在体力劳动、情绪激动(发怒、焦急、过度兴奋)受寒、饱食、吸烟时发生。
(三)典型心电图变化
发作时心电图检查可见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ST段压低,T波平坦或倒置(变异性心绞痛者则有关导联ST段抬高),发作过后数分钟内逐渐恢复。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根据典型的发作特点和体征,含用硝酸甘油后缓解,结合年龄和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心绞痛,一般可建立诊断。
2.鉴别诊断
(1)心脏神经症:症状多在疲劳后出现,胸痛近心尖部,经常变动,多为短暂刺痛或长期隐痛,有神经衰弱症状。
(2)急性心肌梗死:疼痛持续长,常有休克,心力衰竭,伴发热,面向心肌梗死部位主导ST段升高,异常Q波,有酶学改变。
(3)其他疾病引起心绞痛:如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风湿性冠状动脉类,梅毒性主动脉炎等。
(4)肋间神经痛:常累及1~2个肋间,疼痛不一定限在胸前,沿神经行径处有压痛。
(5)不典型疼痛:与食管病变,膈疝,颈椎病等鉴别。
(五)治疗
1.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1)一般治疗:发作时立刻停止活动,一般病人在休息后症状即可消除。平时应尽量避免各种诱发因素,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相关疾病。
(2)药物治疗
①硝酸酯制药:如硝酸异山梨酯、戊四硝酯、长效硝酸甘油制剂等。
②β受体阻滞药: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等。
③钙离子拮抗药: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地尔硫等。
④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噻氯匹定等。
(3)介入疗法。
(4)手术治疗: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或内乳动脉远端-冠状动脉吻合术。手术适应证为①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尤其是合并糖尿病者;②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③不适合于行介入治疗的病人;④心肌梗死后合并室壁瘤,需行室壁瘤切除的病人;⑤狭窄段的远端管腔要通畅,血管供应区有存活心肌。
(5)运动锻炼疗法。
2.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1)一般治疗
立即卧床休息,可用小剂量的镇静药和抗焦虑药。积极诊治可能引起心肌耗氧量一过性增加的疾病。连续监测心电图,多次测定血清心肌酶CK-MB和肌钙蛋白,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
(2)药物治疗
①硝酸酯制药:如硝酸异山梨酯、戊四硝酯、长效硝酸甘油制剂等。
②β受体阻滞药: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等。
③钙离子拮抗药: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地尔硫等。
④抗血栓药: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直接抗凝血酶药物、溶栓药物等。
(3)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治疗:①介入治疗;②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三、急性心肌梗死
(一)临床表现
1.诱发因素 本病多发于春、冬季,与气候寒冷、气温变化大有关,常在安静或失眠时发病,以清晨6时至午间12时发病最多。大约有1//2的病人能查明诱发因素,如剧烈运动、过重的体力劳动、创伤、情绪激动、出血性或感染性休克、发热、心动过速等引起心肌耗氧量增加都可能是心肌梗死的诱因。
2.先兆 50%以上患者在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以新发生心绞痛(初发型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症状加重(恶化型心绞痛)为最突出。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性质较剧、持续较久、硝酸甘油疗效差、诱发因素不明显。
3.症状
(1)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痛疼的部位与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常发生于安静或睡眠时,程度较重,范围较广、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病人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有濒死感。
(2)全身症状:主要是发热,伴有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
(3)胃肠道症状:1/3有疼痛的病人,在发病早期伴有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重症者可发生呃逆(下壁心肌梗死多见)。
(4)心律失常:见于75%~95%的病人,多发生于起病后1~2周内,尤以24h内最多见。各种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为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会影响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膈面)心肌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5)低血压和休克:疼痛时血压下降常见,可持续数周再上升,但常不能恢复以往的水平,未必是休克。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低于80mmHg,病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20ml/h)、神志迟钝、甚至晕厥者,则为休克表现。
(6)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病人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或进而发生右心衰竭的表现,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肿痛和水肿。右心室心肌梗死者,一开始即可出现右心衰竭的表现。
4.体征 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脏体征可在正常范围内,体征异常者大多数无特征,心脏可有轻至中度增大;心率增快或减慢;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三或第四心音奔马律。发生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者,心尖区可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发生室间隔穿孔者,胸骨左下缘出现响亮的收缩期杂音,常伴震颤。
(二)辅助检查
1.心电图 标准12导联心电图的系列观察(必要时18导联),是临床上对心肌梗死检出和定位的有用方法。
(1)特征性改变
①急性Q波性心肌梗死: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以下特征性改变。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T波倒置,宽而深,两肢对称。在背向心肌梗死区的导联上则出现相反的改变,即R波增高,ST段压低和T波直立并增高。
②急性非Q波性心肌梗死:不出现病理性Q波,持续发生ST段压低≥0.1mV,但aVR导联ST段抬高,或有对称性T波倒置。
(2)动态性改变
①急性Q波性心肌梗死:起病数小时内,可尚无异常,或出现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的T波;数小时后,ST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与直立的T波连接,形成单向曲线,数小时到两天内出现病理性Q波,同时R波减低,为急性期改变,Q波在3~4d内稳定不变,以后70%~80%永久存在;如不进行干预治疗,ST段持续抬高数日至2周左右,逐渐回到基线水平,T波则变为平坦或倒置,是为亚急性期改变;数周至数月以后,T波呈V形倒置,两肢对称,波谷尖锐,为慢性期改变,T波倒置可永久存在,也可在数月到数年内逐渐恢复。
②急性非Q波性心肌梗死:显示ST段普遍压低(除aVR、有时V1导联外)或ST段轻度抬高,继而显示T波倒置,但始终不出现Q波,相应导联的R波电压进行性降低,ST段和T波的改变常持续存在。
2.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计数:发病1周内白细胞可增至(10~20)×109/L,中性粒细胞多在75%~90%,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2)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可持续1~3周,能较准确的反映坏死组织被吸收的过程。
(3)血肌钙蛋白测定:血清肌钙蛋白T(cT-nT)和肌钙蛋白I(cTnI)测定时诊断心肌梗死最特异和敏感的标志物。
(4)血清酶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或CPK)在起病6h内增高,24h达高峰,3~4d恢复正常;其同工酶CK-MB在起病4h内增高,16~24h达高峰,3~4d恢复正常,是诊断透壁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指标。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血清心肌结构蛋白和酶水平等动态变化,三项中具备两项即可确诊。
2.鉴别诊断
(1)心绞痛:心绞痛的疼痛性质与心肌梗死相同,但发作较频繁,发作历时短,发作前常有诱因,不伴有发热、白细胞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或血清肌钙蛋白、心肌酶增高,含用硝酸甘油疗效好等,可资鉴别。
(2)急性心包炎:尤其是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可有较剧烈而持久的心前区疼痛,心电图由ST段和T波变化。但心包炎病人在疼痛的同时或以前已有发热和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疼痛常于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坐位前倾时减轻。体检可发现心包摩擦音。
(3)急性肺动脉栓塞:可有胸疼、咯血、气急和休克,但有右心负荷急剧增加的表现,如发绀、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颈静脉充盈、肝大、下肢水肿等。心电图示电轴右偏。肺部X线检查、肺动脉造影有助于诊断。
(4)急腹症: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可能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疼痛波及上腹部者相混淆。但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不难做出鉴别,心电图检查和血清肌钙蛋白、心肌酶等测定有助于明确诊断。
(5)主动脉夹层分离:以剧烈胸痛起病,但疼痛一开始即达高峰,常放射到背、肋、腹、腰和下肢,两上肢血压和脉搏可有明显差别。X线、CT以及超声心动图探测到主动脉壁夹层内的血液,可确立诊断。
(四)并发症
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二尖瓣乳头肌因缺血、坏死等使收缩功能发生障碍,造成不同程度的二尖瓣脱垂或关闭不全,心尖区出现收缩中晚期喀喇音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第一心音可不减弱,可引起心力衰竭。乳头肌整体断裂极少见,多发生在二尖瓣后乳头肌,多见于下壁心肌梗死。
2.心脏破裂 常在发病一周内出现,多为心室游离壁破裂,偶为心室间隔破裂穿孔,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出现响亮的收缩期杂音,常伴震颤。
3.室壁膨胀瘤 主要见于左心室,见于心肌梗死范围较大的病人。
4.栓塞 为心室附壁血栓或下肢深静脉血栓破碎脱落所致。
5.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于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出现,可反复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气急、咳嗽等症状,可能为机体对坏死物质产生过敏反应所致。
6.其他 呼吸道(尤其是肺部)或其他部位的感染、肩-手综合征(肩臂强直)等。
四、治疗与预防
1.治疗
(1)监护和一般治疗:严格卧床休息,但时间不宜过长,症状控制并且稳定者应鼓励早期活动。吸氧对休克和左心功能衰竭的病人有用,有利于放置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缺氧,减轻疼痛。在冠心病监护室进行心电图、血压和呼吸的检测。控制饮食,如无禁忌可给予阿司匹林,并给予硝酸酯类、镇痛药和β受体阻滞药,减轻疼痛。
(2)再灌注治疗
①溶栓治疗:早期静脉应用溶栓药物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生存率,明确诊断后应尽早用药。溶栓前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APTT及血型,即刻口服阿司匹林300mg,以后每天100mg,长期服用,再进行溶栓治疗。
②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支架置入术。
③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3)消除心律失常:积极处理室性心律失常、缓慢的窦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心脏停搏。
(4)控制休克:补充血容量,应用升压药和血管扩张药,纠正酸中毒,纠正电解质紊乱,避免脑缺血和保护肾功能,必要时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洋地黄制剂。
(5)治疗心力衰竭:主要是治疗左心室衰竭,以应用吗啡和利尿药为主,根据病情加用其他药物,如可选用血管扩张药减轻左心室负荷,或用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等治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能减轻心力衰竭,组织症状恶化,减少对立利尿药和正性肌力药的需求,应尽早应用。
(6)其他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钙拮抗药、粗心肌代谢药物、低分子右旋糖酐或淀粉代血浆等。
(7)处理并发症:并发栓塞时,用溶解血栓或抗凝疗法,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可用糖皮质激素或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治疗。并发室间隔穿孔、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或室壁膨胀瘤,都可导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或心律失常,宜积极采用手术治疗。
2.预防
(1)抗血小板聚集(或氯吡格雷,噻氯匹定);抗心绞痛治疗,硝酸酯类制剂。
(2)预防心律失常,减轻心脏负荷等;控制好血压。
(3)控制血脂水平;戒烟。
(4)控制饮食;治疗糖尿病。
(5)普及有关冠心病的教育,包括患者及其家属;鼓励有计划的、适当的运动锻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