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热门考点
1.急性阑尾炎病因:阑尾管腔阻塞、细菌入侵。
2.临床表现:①症状,转移性右下腹痛;胃肠道反应;全身表现(阑尾穿孔形成腹膜炎为寒战、高热;门静脉炎为寒战、高热、轻度黄疸);②体征,右下腹固定压痛;腹膜刺激征;右下腹包块;特殊检查包括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闭孔内肌试验、直肠指检。
3.诊断:典型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剖腹探查可确诊。
4.鉴别诊断:消化性溃疡穿孔、右侧输尿管结石、妇产科疾病等。
5.治疗:处理原则为早期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为阑尾切除术;阑尾周围脓肿应先行非手术治疗,3个月后再行手术;非手术治疗以抗感染治疗为主,密切监测病情。
一、病因
1.阑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
2.细菌入侵由于阑尾管腔阻塞,细菌繁殖,分泌内毒素和外毒素,损伤黏膜上皮并使黏膜形成溃疡,细菌穿过溃疡的黏膜进入阑尾肌层。阑尾壁间质压力升高,妨碍动脉血流,造成阑尾缺血,最终造成梗死和坏疽。
二、解剖
阑尾起于盲肠根部,附于盲肠后内侧壁,三条结肠带的会合点。因此,沿盲肠的三条结肠带向顶端追踪可寻到阑尾基底部。其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骼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McBurney点)。麦氏点是选择阑尾手术切口的标记点。阑尾尖端指向有六种类型:回肠前位、盆位、盲肠后位、盲肠下位、盲肠外侧位、回肠后位。
三、病理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属轻型阑尾炎或病变早期。病变多只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
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亦称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常由单纯性阑尾炎发展而来。
3.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是一种重型的阑尾炎。阑尾管壁坏死或部分坏死,呈暗紫色或黑色。阑尾腔内积脓,压力升高,阑尾壁血液循环障碍。穿孔部位多在阑尾根部和尖端。穿孔如未被包裹,感染继续扩散,则可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4.阑尾周围脓肿 急性阑尾炎化脓坏疽或穿孔,如果此过程进展较慢,大网膜可移至右下腹部,将阑尾包裹并形成粘连,形成炎性肿块或阑尾周围脓肿。
四、临床表现
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症状、体检所见和实验室检查。
(一)症状
1.腹痛 典型的腹痛发作始于上腹,逐渐移向脐部,数小时后转移并局限在右下腹。此过程的时间长短取决于病变发展的程度和阑尾位置。70%~80%的病人具有这种典型的转移性腹痛的特点。
2.胃肠道症状 发病早期可能有畏食,恶心、呕吐也可发生,但程度较轻。有的病例可能发生腹泻。盆腔位阑尾炎,炎症刺激直肠和膀胱,引起排便、里急后重症状。弥漫性腹膜炎时可致麻痹性肠梗阻,腹胀、排气排便减少。
3.全身症状 早期乏力,炎症重时出现中毒症状,心率增快,发热,达38℃左右,阑尾穿孔时体温会更高,达39℃或40℃。如发生门静脉炎时可出现寒战、高热和轻度黄疸。
(二)体征
1.右下腹压痛 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可随阑尾位置的变异而改变,但压痛点始终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
2.腹膜刺激征象 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这是壁层腹膜受炎症刺激出现的防卫性反应。提示阑尾炎症加重,出现化脓、坏疽或穿孔等病理改变。
3.右下腹包块 如体检发现右下腹饱满及一压痛性包块,边界不清,固定,应考虑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一般有典型的转移性疼痛加麦氏点压痛以及血象表现即可确诊。
2.鉴别诊断 ①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②右侧输尿管结石;③妇产科疾病在育龄妇女中特别要注意;④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儿童。
六、治疗
(一)手术治疗
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早期施行阑尾切除术,早期手术系指阑尾炎症还处于管腔阻塞或仅有充血水肿时就手术切除。
1.不同临床类型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方法选择亦不相同。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切口一期缝合。②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腹腔如有脓液,应仔细清除,用湿纱布蘸净脓液后关腹。注意保护切口,一期缝合。③穿孔性阑尾炎:宜采用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利于术中探查和确诊,切除阑尾,清除腹腔脓液或冲洗腹腔,根据情况放置腹腔引流。④阑尾周围脓肿:阑尾脓肿尚未破溃穿孔时应按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处理。
2.阑尾切除术的技术要点。①麻醉:一般采用硬脊膜外麻醉,也可采用局部麻醉。②切口选择。③寻找阑尾。④处理阑尾系膜。⑤处理阑尾根部。
(二)急性阑尾炎的非手术治疗
主要措施包括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和补液治疗。也可经肛门直肠内给予抗生素栓剂。
七、特殊类型阑尾炎的诊断与治疗
1.新生儿急性阑尾炎 新生儿急性阑尾炎很少见。早期临床表现无特殊性,仅有畏食、恶心、呕吐、腹泻和脱水等,发热和白细胞升高均不明显,术前难于早期确诊,穿孔率和死亡率很高。诊断时应仔细检查右下腹部压痛和腹胀等体征,并应早期手术治疗。
2.小儿急性阑尾炎 临床特点:①病情发展较快且较重,早期即出现高热、呕吐等症状。②右下腹体征不明显、不典型,但有局部压痛和肌紧张,是小儿阑尾炎的重要体征。③穿孔率较高,并发症和死亡率也较高。治疗原则是早期手术,并配合输液、纠正脱水,应用广谱抗生素等。
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较常见,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均不明显,腹膜炎易在腹腔内扩散。炎症发展易致流产或早产。治疗以早期阑尾切除术为主。妊娠后期的腹腔感染难以控制,更应早期手术。围手术期应加用黄体酮。尽量不用腹腔引流。术后使用广谱抗生素。加强术后护理。临产期的急性阑尾炎如并发阑尾穿孔或全身感染症状严重时,可考虑经腹剖宫产术,同时切除病变阑尾。
4.老年人急性阑尾炎 主诉不强烈,体征不典型,临床表现轻而病理改变却很重,体温和白细胞升高均不明显,易延误诊断和治疗。老年人常伴发心血管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使病情更趋复杂严重,易导致阑尾缺血坏死。一旦诊断应及时手术,同时注意处理伴发的内科疾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