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热门考点
1.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常因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感染所致,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皮肤感染等链球菌感染后。
2.急性肾小球肾炎诊断:于链球菌感染后1~3周发生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甚至少尿及氮质血症等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伴血清C3下降,病情于发病8周内逐渐减轻到完全恢复正常者,即可临床诊断为急性肾炎。
3.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本病治疗以休息及对症治疗为主。急性肾衰竭病例应予透析,待其自然恢复。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
一、常见病因
本病常因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常见为A组12型等)感染所致,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多为扁桃体炎)、猩红热、皮肤感染(多为脓疱疮)等链球菌感染后。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 链球菌感染后1~3周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典型临床表现,伴血清C3的典型动态即可做出临床诊断。
2.鉴别诊断
(1)急性全身性感染发热疾病。
(2)急性泌尿系感染或急性肾盂肾炎。
(3)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的肾小球疾病:①其他病原感染后急性肾炎。②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③全身性疾病肾损害。
三、治疗
治疗原则:以休息和对症治疗为主。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
1.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2~3周,直至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水肿明显及高血压者应限制饮食中水和钠的摄入。肾功能正常无需限制饮食中蛋白质的含量,但氮质血症者应限制。
2.感染灶治疗 有上呼吸道或皮肤感染者,应选用无肾毒性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一般不主张长期预防性使用。如有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待病情稳定后考虑切除。
3.对症治疗 经控制水、钠摄入,水肿仍明显者,适当使用利尿药治疗。
4.透析治疗 发生急性肾衰竭有透析指征者应及时行透析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