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热门考点
1.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表现晨僵 晨起关节僵硬或全身发紧现象,活动一段时间后症状可缓解。受累关节多为双侧性、对称性。
2.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治疗目的在于控制炎症,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保持关节功能和防止畸形。
一、临床表现
多发生在20~45岁,女性多见,发病缓慢。
1.关节疼痛、梭形肿胀,肌肉萎缩。
2.晨僵,即晨起关节僵硬或全身发紧,活动后缓解。
3.多关节受累,多为双侧性、对称性,掌指关节和近侧指间关节常见。
4.关节活动受限或畸形,晚期出现手指的鹅颈畸形、掌指关节尺偏畸形、膝内翻、外翻畸形。
5.关节外表现:①全身症状,如低热、乏力、肌肉酸痛、食欲缺乏等;②皮下结节,常见于尺骨鹰嘴、手背、耳郭;③眼部病变如干性结膜角膜炎、巩膜炎;④血管炎,如手指小动脉炎;⑤肺部病变,如胸膜炎、肺炎。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标准
(1)晨起关节僵硬至少1h(≥6周)。
(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6周)。
(3)腕、掌指关节或近侧指间关节肿胀(≥6周)。
(4)对称性关节肿胀(≥6周)。
(5)皮下结节。
(6)手、腕关节X线片有明确的骨质疏松或骨侵蚀。
(7)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32)。
确诊本病需具备4条或4条以上标准。
2.鉴别诊断 应与“风湿”痛、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结核等作鉴别。
三、治疗
尚无特效治疗法,治疗目的在于控制炎症,减轻症状,缓解病情进展,保持关节功能和防止畸形。
1.非药物治疗 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康复锻炼。
2.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分为三线,第一线是非甾体类药;第二线有抗疟药、金盐制剂,柳氮磺胺吡啶,免疫抑制药等;第三线主要是激素。病情较轻的,主张应用一线药物,必要时联合二线药;严重者在一、二线药物联合使用的同时,早期给予小剂量激素。
3.手术 早期可做受累关节滑膜切除术,也可在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滑膜切除术;晚期可行关节成形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