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川椒30g,滑石30g,冰片3g。
[功效]清热解毒,收湿止痒。
[用法]上三味碾成极细末,绢布包,在痒的皮肤表面外擦,1次数分钟,1日1次。近年来余对此方进行了改进,在原方基础上加上锌氧(氧化锌)粉、苯海拉明片,使原方止痒效果更强,因此更名为五味夺痒散。
[主治]皮肤各类瘙痒如痱子、湿疹、皮肤瘙痒症等。
痱子又称“热痱”,是夏季或炎热环境下常见的表浅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生于暑热夏季大汗之后,中医认为系由湿郁腠理、热蕴肌肤,肌腠不得发泄所致。余常用此方治疗,常常药到病除。
[考辨]川椒性辛温,是皮肤瘙痒和疼痛的特效药。《医级》(即《医级宝鉴》)云:“治妇人阴痒不可忍,非以热汤泡洗不能已也。”
我们经常看到带有椒目的处方,这与川椒有什么区别?川椒来源于芸香科花椒的果皮,别名红椒、大红袍,外观呈紫红色或棕红色。川椒的种子叫椒目,很多药房把二者混用,这是不符合《药典》要求的。两者的功效也有区别:椒目苦、辛,有小毒。《本草从新》云:“专行水道,不行谷道。消水蛊,除胀定喘。”本品以利水消肿、祛痰平喘见长,治疗痰饮病引起的咳嗽、气喘,伴清稀痰者。余常用小青龙汤加椒目来治疗,临床可见很好的疗效。川椒以止痛、止痒见长,临床多用来治疗蛔虫腹痛、脾胃虚寒冷痛、呕吐泄泻、牙龈疼痛、阴痒带下、湿疹、皮肤瘙痒,川椒煎水外洗对关节疼痛有佳效。
滑石性味甘、淡、寒。内服能解肌行表,统治表里及三焦,热满烦渴皆效;外用清热、收湿、敛疮。
冰片性味辛、苦、微寒。外用不仅能止痛而且止痒效果极佳。古代书中经常看到梅片,在验方中经常出现,那与冰片有什么区别?二者功效相比,梅片更强,另外颜色不同,冰片是无色的,梅片呈淡红色;气味也不同,梅片没有冰片刺鼻,梅片晶体比较大、味浓,外观似梅花,故称之为梅片,梅片是上等的冰片。如果能买到梅片,以梅片最佳,可惜现在药房无梅片。三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收湿止痒之功。
[发现之旅]此方来源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尚义堂记《痘科選诀集录》,此书系手抄本,来源于民间老中医之手,是治疗痘疮的专书。余开始没有重视书中的秘验方,后来发现本书有很多配伍精妙的好方,夺痒散即是其中的一个。原方治疗痘疮后期皮肤瘙痒,余试用于临床治疗湿疹、皮肤瘙痒、痱子有佳效。
[临床心得]《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云:“风者,百病之始也。”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瘙痒一般是由风湿热毒引起,但风邪易与寒、湿、热、火、毒邪相互为奸而致病。“风淫与内,治之辛凉。”此方就是根据这个理论来配伍出来的。临床中只要见皮肤红斑、丘疹、抓痕、皮肤增厚等皮肤病,伴有瘙痒者皆可应用。对于湿疹流水,可以中药外洗后,用干粉撒之;若为干性皮肤,可以用散剂和甘油制成膏剂外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