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疝气丸主治疝气

疝气丸主治疝气

时间:2023-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患者1个月前因劳累后,左边小腹坠胀伴睾丸疼痛,在多家医院诊断为疝气。予以疝气丸1份,口服1g,1日2次,20天后,电话随访,已经痊愈。[按]疝气又名小肠气,是腹内脏器由正常位置经腹壁上孔道或薄弱点突出而形成的包块。疝气丸以温经散寒、补气升提、散结止痛为大法,以黄附片、茴香温肾暖肝散寒,附子温通肝肾经脉。治疝之法以疏肝理气、温散肝寒为大法。狐疝以疏肝理气为大法。所以在汤药辨证基础上加用疝气丸,疗效更佳。

[组成]黄附片15g,木香15g,醋延胡索15g,党参6g,没药15g,乳香15g,小茴香15g,山楂核15g,川楝子12g,全蝎15g。

[功效]温阳散寒,行气止痛。

[用法]上方成细末,黄酒调成丸,每次1g,1日2次,以黄酒送服。忌生冷食物,勿受潮湿之气,忌百日房事。

[主治]1~2年内小肠疝气,睾丸肿痛,腰痛,腿酸,小腹疼痛及偏坠等症。

本方系陈瑞山老家传方。

[案]季某,男,66岁。2012-10-20初诊。

病史:左边小腹坠胀伴睾丸疼痛1个月。患者1个月前因劳累后,左边小腹坠胀伴睾丸疼痛,在多家医院诊断为疝气。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未予同意,在某中医院中医治疗一个月未见明显效果,经朋友介绍来我处治疗。予以疝气丸1份,口服1g,1日2次,20天后,电话随访,已经痊愈。

[按]疝气又名小肠气,是腹内脏器由正常位置经腹壁上孔道或薄弱点突出而形成的包块。特别是咳嗽、便秘、劳累、排尿困难等因素引起腹腔压力突然增高,冲破疝环腹膜所致。表现:站立时突出,仰卧后消失,按压即可回入腹腔。小肠疝易发生粘连和嵌顿。传统中医辨证主要从气虚和肝寒两个方面来用方。

气虚为主,用补中益气汤加橘核、山楂核、乌药。

肝寒为主,以《止园医话》治疝方:熟附子、大黄、荔枝核、山楂核、橘核、川楝子、青皮、延胡索。上述治法有一定疗效。

[考辨]疝气产生的病机与厥阴肝经关系密切,一般以肝经虚寒多见,主要的症状以小腹下坠和疼痛为主要表现。疝气丸以温经散寒、补气升提、散结止痛为大法,以黄附片、茴香温肾暖肝散寒,附子温通肝肾经脉。茴香,《本草汇言》:“茴香,温中快气之药也。”方龙潭曰:“此药辛香发散、甘平和胃,故善主一切诸气,如心腹冷气、暴痛心气、呕逆胃气、腰肾虚气、寒湿脚气、小腹弦气、膀胱水气、阴疝气、阴汗湿气、阴子冷气、阴肿水气、阴胀滞气。其温中散寒,立行诸气,乃小腹、少腹至阴之分之要品也。倘胃、肾多火,得热即呕,得热即痛,得热即胀诸证,与阳道数举、精滑梦遗者,宜斟酌用也。”川楝子配醋延胡索组成金铃子散,善疏肝泻热,行气止痛。乳香配没药,《本草纲目》载:乳香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故二药每每相兼为用。木香理气,山楂核散结,佐以党参补中气、建中土,防止攻邪而伤正。全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方。全方最妙之处在于全蝎。陈老经验,全蝎乃祛风之要药,特有强韧神经和制止痉挛之效。对腹壁松弛、小肠坠脱之疝有收、提之功。用之疗效大增,减之则效差。

[发现之旅]此方配伍精妙之处:在理气、散寒、止痛基础上妙用参、附,附子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功,能引补气入络,达到补气固脱之效。多年来,余一直喜用此方,效果肯定。

[注意点]不可以随便增减方药、剂量。忌口应切记。

[临床心得]《金匮要略》云:“论疝者主寒。”治疝之法以疏肝理气、温散肝寒为大法。从病位来看,下焦乃肝肾及奇经所经之处,故治在厥阴、少阴及任脉。《黄帝内经》云:“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水疝一般在治疗大法基础上加车前子、茴香、砂仁、葱白。疝相当于附睾炎,以大黄附子细辛汤、吴茱萸汤四逆散治疗。狐疝以疏肝理气为大法。所以在汤药辨证基础上加用疝气丸,疗效更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