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生天南星10g,木香7.5g,生川乌5g,生附子10g,半夏10g。
[功效]化痰散结,消肿止痛。
[主治]猝中,昏不知人,口眼斜,半身不遂,痰气上壅,咽喉作声,或六脉沉伏,或指下浮盛;兼治痰厥气厥,及气虚眩晕等证。余在临床中应用本方常加生半夏、人参治疗疑难重证颇为应手。现介绍如下。
[案1]胃部肿瘤案
顾某,男,58岁。2012-12-22初诊。
病史:胃部经常反酸,胃胀,胃痛半年余。经过中西医治疗无明显效果。在上海某医院胃镜示:胃部肉瘤、食道多发性白斑、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医生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拒之,求治于中医。刻下:泛酸,胃胀,胃时痛,口干,舌淡,苔白腻,脉沉弱。
辨证:脾胃虚寒,痰气互结。
治疗:温阳散寒,化痰通络。
方药:附子理中汤合三生饮。
黄附子10g,白术10g,干姜5g,红参10g,甘草10g,生天南星10g,生天半夏10g,生川乌3g,木香7g,莪术20g,生姜20g,红枣10个。10剂。
二诊:患者自诉服用本方5剂后,症状大减,10剂吃完,胃胀、胃痛全部消失。舌苔已退大半,脉较前有力。继续以上方加减治疗3个月,胃镜复查,全部正常。
[按]胃部肉瘤属于疑难病之一,其病因虽然复杂,但不外乎阳气虚衰、痰瘀互阻,故以附子理中汤合三生饮加味治疗,效果较快。二方合用,一方面温阳建中固本,一方面化痰瘀绝其根。
[案2]胆囊息肉案
姜某,女,36岁。2013-05-21初诊。
病史:右上腹不适3年,加重1年。经无锡、上海多家医院诊断为胆囊息肉,经过中西药治疗,疗效不佳。某医院外科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惧之。遂求治于余。
刻诊:右肋不适,痛连肩背,时伴头晕目眩,乏力,无口干,但口苦,腹胀等症状,大便正常。B超示:重度脂肪肝、胆囊多发性息肉(最大一个为1.0mm)、慢性胆囊炎。血压:170/100mmHg(22.7/13.3kPa),血脂三项均高。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两尺弱。
辨证:阳气虚衰,痰浊瘀滞。
治法:温阳散寒,化痰祛脂,升清降浊。
方药:大黄附子细辛汤合三生饮加味。
大黄5g,黄附子10g,细辛10g,天南星10g,木香7g,制川乌5g,茯苓30g,泽泻20g,水蛭5g,穿山甲(代)10g,三七10g,乌梅10g,生姜20g,红枣10个。1天1剂,水煎服。治疗1个月后,复诊:全部症状消失,苔白,脉较前变缓。效不更方,继服前方治疗2个月后,彩超示:胆囊息肉2个,最大一个为0.5mm。血脂已在正常范围。继续以散剂消囊丹散巩固治疗。
[按]胆囊息肉是临床常见病,一般的治疗方案无明显效果,患者大多选择手术切除。该患者证属于阳气虚衰、痰浊瘀滞,治疗上采用温阳与化痰并举,采用大黄附子细辛汤合三生饮同时加用穿山甲、水蛭、三七消积散结;乌梅系胆道疾患的引经药。诸药合用,共凑温阳,化痰,散结之功。
从以上二例来看,体现了中医的异病同治的思想。凡是痰壅气滞之顽固性疾病,皆可以本方加减治疗。本方中生川乌、附子为大辛大热之品,散寒助阳、温经通络;生半夏、生南星峻逐痰浊;木香理气祛痰,使气旺而无凝滞之弊。痰是多种疑难病的致病因素,特别是肿瘤。正如朱丹溪曰:“凡人体上、中、下有块者多为痰。”《类证治裁》云:结核经年,不红不肿,坚而难移,久而痈肿者为痰核,多生耳后、项、腋下等处。故痰是多数肿瘤的致病因素。因此,当代很多医家在肿瘤治疗中多重视采用化痰散结法。而本方正是涤痰散结的主方,余在临床中采用,常常取得佳效。如治疗乳癖重症,肿块较大者属于痰湿凝结,瘀血阻滞,余常用经验方如下。
生川乌10g,海藻25g,甘草10g,昆布20g,牡蛎30g,白芥子15g,生半夏10g,生天南星15g,茯苓30g,陈皮10g,郁金15g,丹参20g,延胡索10g,生姜20g。此方化痰散结力甚强。只可暂用,不可久用。
三生饮在临床上除治疗以上病种外,还常用来治疗中风后遗症,也取得很好的效果。
[案3]颜某,男,50岁。2013-06-12初诊。
病史:患者一个月前突然晕厥,随后在无锡某医院CT诊断为脑血栓。给予抗血栓治疗,1个月出院。刻诊: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口角流涎,全身无力,二便不能自理,舌苔白厚,脉沉细。
辨证:阳气虚衰,湿痰阻络。
治法:温阳,化痰,通络。
方药:四逆加人参汤合三生饮加味。
制附子10g,干姜5g,甘草6g,人参10g,天南星10g,半夏10g,川乌5g,木香7g,生姜20g,竹沥水100ml为引煎服。5剂后症情大有好转,全身较前有力,肢体活动较前明显好转,二便正常,舌淡苔白,脉较前有力。因本病久虚,改补血通脉法。药用当归补血汤加味。药用:当归10g,黄芪24g,川芎10g,白芍9g,熟地黄12g,桂枝10g,鸡血藤20g,巴戟天10g,淫羊藿30g,甘草6g。10剂。药后进步,继续以上方治疗1个月痊愈。
[按]中风后遗症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其病因比较复杂,但把握病机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此例病因在经络,故以三生饮合四逆加人参汤治疗,取效较快,后期以当归补血汤调理正气,恢复了肢体功能。
[考辨]生天南星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功效:燥湿化痰、祛风解痉、消肿止痛。历代医家认为生南星具有较强的毒性,而选用制天南星。上海中医药大学胡建华教授认为生天南星经过煎煮后,毒性即消失。上海中医药大学为此做了动物实验也证明了天南星生用安全。生天南星特别在消肿止痛方面效果很佳,但制南星无明显效果,这与现代的炮制漂洗有关,有效成分经过炮制随之流失。一般用量20~40g,效果最佳。余在临床中大剂量用生天南星时一般和防风配伍,防风能解南星的毒性,此经验来源于古方玉真散。古人非常聪明,用一味防风解南星、白附子的毒性。生天南星与生半夏合用能化顽痰、老痰、风痰。故治疗脑瘤、淋巴瘤、甲状腺瘤等能消肿散结。但要先煎一个小时。
生附子祛风痰,止痉力强。用于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制附子为加工过的附子,其毒性降低,用于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对于附子一个重要的原则是要善用,不要滥用。现在国内中医们因为受火神派的影响,大量使用附子的很多,而出现多例中毒事件。刘力红、卢从汉教授都在疾呼不要大量滥用附子,30g无效,改60g、120g等等。余之观点,诊断为虚寒证候者可以用制附子,且应该从小剂量开始,可以逐渐加量。余一般用量在10~30g。如果出现心肾衰危等证候,可以大量附子来回阳救逆。如李可老先生的破格救心汤对于急慢性心力衰竭有非常好的效果。
[临床心得]三生饮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天南星(生用)10克,木香7.5克,川乌(生,去皮)、附子(生,去皮)各15克组成。原方主治:猝中,昏不知人,口眼斜,半身不遂,痰气上壅,咽喉作声,或六脉沉伏,或指下浮盛;兼治痰厥气厥,及气虚眩晕等证。考《明医杂著》和《医方集解》载:“本方系行经治痰之剂,斩关夺将之力,但服用本方必加人参两许,驾其邪而补助真气……否则不惟无益。”本方另一个亮点是运用大辛大热的剧毒药。《尚书·说命上》云:“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其意为服药后,若人体没有明显的药物反应,则疾病难以被治愈。因此《黄帝内经》中云:“齐以毒药攻其中。”对于恶性肿瘤、风湿免疫性疾病、难治性皮肤病、疑难性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常规用药难以取效。灵活运用有一定毒性的峻烈药,所谓“非常之病必得非常之药”。对于本方的使用范围,一般见苔腻,脉缓伴痰浊者较佳。若肿瘤患者经过放疗、化疗后出现伤阴症候,可与天花粉、牡蛎、玄参、生地黄等养阴生津药同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