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电图左右上肢电极反接什么意思

心电图左右上肢电极反接什么意思

时间:2023-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探查电极在距门齿15~25cm处,心电图主要反映心房的电位变化。心腔内心电图的记录有助于导管电极起搏治疗的定位,心律失常的鉴别以及电生理研究。为了较全面地反映心脏活动时的电位变化过程,目前常规心电图做Ⅰ、Ⅱ、Ⅲ、aVR、aVL、aVF及V1~V6,共12个导联,必要时可加做其他导联。

心脏除极、复极过程中产生的心电向量,通过容积导电传至身体各部,并产生电位差,将两电极置于人体的任何两点与心电图机连接,就可描记出心电图,这种放置电极与心电图机连接的线路称为心电图导联(lead)。常用的导联如下。

1.双极肢体导联 双极肢体导联又称标准导联,反映两个肢体之间的电位差。

Ⅰ导联:将左上肢电极与心电图机的正极端相连,右上肢电极与负极端相连,反映左上肢(L)与右上肢(R)的电位差。当L的电位高于R时,便描记出一个向上的波形;当R的电位高于L时,则描记出一个向下的波形(图1-19A)。

Ⅱ导联:将左下肢电极与心电图机的正极端相连,右上肢电极与负极端相连,反映左下肢(F)与右上肢(R)的电位差。当F的电位高于R时,描记出一个向上波;反之,为一个向下波(图1-19B)。

Ⅲ导联:将左下肢与心电图机的正极端相连,左上肢电极与负极端相连,反映左下肢(F)与左上肢(L)的电位差,当F的电位高于L时,描记出一个向上波;反之,为一个向下波(图1-19C)。

双极导联间的相互关系是Ⅰ+Ⅲ=Ⅱ。这便是著名的Einthoven法则(假设身体为三角形)。这一表达式的确切含义是:Ⅱ导联R波的峰电位(或任何一点的电位)等于在这一时刻Ⅰ和Ⅲ导联的电压之和。

图1-19 双极肢体导联(标准导联)的连接方式

实线代表正极连线,虚线代表负极连线,L代表左上肢电位,R代表右上肢电位,F代表左下肢电位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方程式的意义,可将图1-20A中各导联轴在保持方向不变时,将Ⅰ向下移,Ⅱ向右移,Ⅲ向左移,便可得到图1-20B。在这个三轴系统中,Ⅰ、Ⅱ、Ⅲ相互穿插,具有一个共同的中心点。相邻轴线间夹角60°,且Ⅱ居Ⅰ和Ⅲ之间,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Ⅰ和Ⅲ的向量可综合为Ⅱ的向量,同样,Ⅱ可分解为Ⅰ和Ⅲ两个分量。

2.胸导联 胸导联亦是一种单极导联,把探查电极放置在胸前的一定部位,这就是单极胸导联(图1-21)。这种导联方式,探查电极离心脏很近,只隔着一层胸壁,因此,心电图波形振幅较大。常用的几个胸导联位置见图1-21,V1、V2导联面对右心室壁,V5、V6导联面对左心室壁,V3、V4介于两者之间。

V1探查电极置于胸骨右缘第4肋间,V2探查电极置于胸骨左缘第4肋间,V3探查电极置于V2与V4连线之中点,V4探查电极置于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V5探查电极置于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处,V6探查电极置于左腋中线与V4、V5同一水平处,V7探查电极置于左腋后线平V6处,V8探查电极置于左肩胛线平V7处,V9探查电极置于后正中线平V8处,V3R探查电极置于右侧胸部与V3对应处,V4R探查电极置于右侧胸部与V4对应处,V5R探查电极置于右侧胸部与V5对应处。个别病人胸廓畸形,心脏呈横位或垂位,胸导联的位置必须做相应的调整,上移或下移一个肋间,以便电极最大限度地接近心脏的表面。一般用1H表示高一肋间隙的导联,1L表示低一肋间隙的导联。如V21H表示胸骨左缘第3肋间隙处的导联,V21L表示胸骨左缘第5肋间隙处的导联。

图1-20 标准导联和爱因多芬三角(Einthoventriangle)

图1-21 胸导联电极连接与位置

在常规心电图检查时,通常应用以上导联即可满足临床需要,但在个别情况下,如疑有右心室肥大、右位心或特殊部位的心肌梗死等情况,还可以添加若干导联,如右胸导联V3R~V5R,相当于V3~V5相对应的部位。

3.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只是反映体表某两点之间的电位差,而不能探测某一点的电位变化,如果把心电图机的负极接在零电位点上(威尔逊中心电站),把探查电极接在人体任一点上,就可以测得该点的电位变化,这种导联方式称为单极导联。

威尔逊中心电站:将左上肢、右上肢、左下肢三处电极各通过5000Ω电阻,然后连接在一处,此处即成为中心电端(中心电站),其电压在整个心动周期几乎等于零(图1-22)。一般的以V代表单极导联,V后面的记号代表探查电极的位置。VR为右上肢、VL为左上肢、VF为左下肢(图1-23)。

图1-22 威尔逊中心电站连接方法

由于单极肢体导联(VL、VR、VF)的心电图形振幅较小,不便于观测。因此,Gold-berger提出在上述导联的基础上加以修改,方法是在描记某一肢体的单极导联心电图时,将该肢体与中心电端相连接的高电阻断开,这样就可使心电图波形的振幅增加50%,这种导联方式称为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分别以aVL、aVR和aVF表示(图1-23)。

4.不常用导联

(1)单极食管导联:将金属探查电极吞至食管内,然后记录心电图。探查电极在距门齿15~25cm处,心电图主要反映心房的电位变化。探查电极在距门齿40~50cm处,心电图主要反映左心室后壁的电位变化。电极以E为标志,E右下角注明电极距门齿的厘米数,如E25

图1-23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的连接方式(实线)

虚线代表探查电极连接

(2)心腔内导联:将顶端带有电极的导管插入心房或心室,可在不同部位记录单极心电图。心腔内心电图的记录有助于导管电极起搏治疗的定位,心律失常的鉴别以及电生理研究。

(3)房室束(希氏束)电图导联:房室结和房室束兴奋时所产生的电位变化很小,不能从一般的体表心电图上反映出来。用带有多电极的导管,经静脉插至右心房,在右心房室瓣附近,经过适当地心电放大和频率过滤,以较快的纸速,可以记录到反映房室束兴奋过程的图形。房室束电图对房室传导阻滞的定位、确定心室激动起源于房室交界或心室,都有重要作用。

(4)监护导联:比较常用的导联有以下几种。

①MCL1导联:正极在V1位置,负极在左肩,地线在右肩。

②MCL6导联:如将MCL1导联中的正极置于V6位置,即成MCL6导联。

③CM5导联:双极导联正极(左下肢导联)放在V5位置,负极(右上肢导联)置于胸骨柄,用Ⅱ导联记录。

④CC5导联:双极导联正极(左下肢导联)放在V5位置,负极(左上肢导联)置于V5R处,用Ⅲ导联记录。

标准导联(Ⅰ、Ⅱ、Ⅲ)及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统称肢体导联。这六个肢体导联的心电图都是额面心电向量环投影在肢体导联轴上产生的。胸导联(V1~V6)的心电图都是横面心电向量环在胸导联轴上的投影。

为了较全面地反映心脏活动时的电位变化过程,目前常规心电图做Ⅰ、Ⅱ、Ⅲ、aVR、aVL、aVF及V1~V6,共12个导联,必要时可加做其他导联。

上述各类导联的连接方式均已固定于心电图机内,需要做什么导联只须拨动导联选择器到相应的导联位置即可。但在安放电极板时要把规定的导线放置正确。每条导线都有固定的颜色表示:惯例是红色导线接右上肢,黄色导线接左上肢,绿色或蓝色接左下肢,黑色接右下肢,白色接胸壁各点。掌握它的连接方式是为了熟悉波形的性质和导联理论,亦常用于推断导联断线的位置及接错导联的判断。

标准导联、单极加压肢体导联没有实质上的区别,都是反映额面向量环的导联,只是角度不同以及导联设计方法不同而已,标准导联的电压是加压单极肢体导联电压的1.15倍。胸导联反映了横面向量环的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