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筋疗法特点

经筋疗法特点

时间:2023-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筋疗法已应用于临床多年,有很多骨伤科疾病存在着经筋致病因素,通过经筋疗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治疗目标明确、直达病所、疗效巩固。纵观经筋疗法,它将筋与经筋、经筋与经络、经筋与脏腑之间相互联系,通过症状体征以及筋结的位置等,找出真正的病灶,并予以经筋辨证施治,探索出一种对人体筋肉系统的新兴疗法。

经筋疗法是从临床不断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的,将西医的生物力学原理同中医古籍中“十二经筋图”相结合,揭示了人体经筋疾病产生的原理,从而掀开了治疗经筋疾病的新篇章。

《黄帝内经》作为经筋疾病的理论基础,提出“筋结”是经筋疾病的关键所在,并将十二经筋的分布规律与经筋疾病的症状表现一一对应,初步建立起经筋学理论及治疗方法的构架。例如,“五脏坚固……肌肉解利……故能长久”中“肌”是发力的肉,“肉”是放松的肌,“解利”是放松通畅的意思,这便是指经筋的正常的生理状态;而“筋挛” “聚结”则是指经筋的病理状态。而“以痛为腧”“得气血为定”,则指出了经筋病症的治疗原则。

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完善与总结,经筋疗法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以《黄帝内经》为基础,提出了“筋脉为系”的论点,将经筋分为机械性和反应性,结合人体运动的活动极限阈度以及延展性等特点,提出经筋病主要以疼痛为主要表现,并分为8种临床症状以及10种阳性体征。《黄帝内经》中“筋挛”“聚结”则是指经筋的病理状态,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沿着这些线索,我们发现经筋疾病在人体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呈点、线、面与多维性分布,并总结出九大高发区域,为经筋疾病奠定了诊断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经筋疗法已应用于临床多年,有很多骨伤科疾病存在着经筋致病因素,通过经筋疗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治疗目标明确、直达病所、疗效巩固。中医疗法中有“舒筋活络”一词,经筋疗法通过舒经理经,专治“筋结不舒”,从而体现了这一疗法的真正内涵。纵观经筋疗法,它将筋与经筋、经筋与经络、经筋与脏腑之间相互联系,通过症状体征以及筋结的位置等,找出真正的病灶,并予以经筋辨证施治,探索出一种对人体筋肉系统的新兴疗法。

经筋疗法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其理论基础、临床疗效都可以进一步研究和发掘,通过后人不断努力,让经筋疗法更加充实与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