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热门考点
1.正黏病毒: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有抗原漂移和抗原转换两种形式。
2.麻疹病毒可引起麻疹和SSPE,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病后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是当前最有效的疫苗之一。腮腺炎病毒是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
3.冠状病毒:SARS冠状病毒可引起严重呼吸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目前尚无疫苗预防,无特效药物治疗。
4.腺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胃肠道和眼结膜等途径传播,可引起临床多种疾病,风疹病毒最严重的是能垂直传播导致风疹综合征。
一、正黏病毒
(一)人流感病毒及禽流感病毒生物学性状和变异
1.流感病毒的形态结构 流感病毒呈球形或丝状,直径80~120nm。其结构由内而外分为3部分。
(1)核心,由核酸与核蛋白组成。核酸为分片段的单股负链RNA,核蛋白为可溶性抗原,抗原性较稳定,未发现变异,具有型的特异性。
(2)基质蛋白(M蛋白),位于包膜与核心之间,抗原性稳定,亦具有型特异性。
(3)包膜,表面有两种病毒编码的糖蛋白刺突,分别为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为流感病毒亚型划分的依据,其抗原性易发生变异。
①HA能与鸡、豚鼠和人的红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引起红细胞凝集,简称血凝。
②HA具有免疫原性,其相应抗体能抑制血凝现象及中和病毒,是主要的保护性抗体。
③NA亦具有抗原性,但其抗体不能中和病毒。
2.流感病毒的分型与变异 人的流感病毒根据RNP和M蛋白的抗原性不同,分为甲(A)、乙(B)、丙(C)三个型流感病毒。
(1)甲型又根据HA(分H1~H13)和NA(分N1~N9)的抗原性不同,再区分为若干亚型甲型流感病毒(HnNn)。
(2)HA和NA易发生变异,其变异有两种形式:
①一种是抗原漂移,其变异幅度小,属量变,这种变异可引起中、小型规模的流行。
②另一种是抗原转换,其变异幅度大,形成新亚型,由于人群对新亚型流感病毒缺乏免疫力,易成较大规模的流行或发生世界性大流行。
3.禽流感病毒(AIV) AIV与人甲型流感病毒均为甲型流感病毒,同属一个病毒属。 AIV原本只感染鸡、火鸡、鸭、水禽及候鸟等禽类,随着病毒变异,自1981年发现H7N7亚型禽流感病毒可感染人类以来,又相继发现H5N1、H9N2、H7N2及H7N3等亚型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禽流感病毒仅能禽传人,尚未证明能人传人。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1.致病性
(1)乙(B)型和丙(C)型流感病毒致病力弱,且不易变异,仅引起散发病例。
(2)甲(A)型流感病毒致病力强,且易变异,是甲(A)型流感的病原体,易引起较大范围人群的甲(A)型流感流行甚至世界性大流行。
(3)流感病毒经空气飞沫传播,病毒仅在呼吸道局部增殖,一般不侵入血流。年老体弱者和婴幼儿易继发感染导致肺炎。
2.免疫性 病后可获得对同型病毒的免疫力,一般维持1~2年。免疫的物质基础主要是呼吸道产生特异性SIgA,血清HA抗体能阻断病毒吸附,防止病毒侵入细胞;NA抗体则能抑制病毒从细胞释放,阻止病毒在细胞间扩散。
二、副黏病毒
(一)麻疹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
1.致病性 是麻疹的病原体。麻疹是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此外,麻疹病毒还可引起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2.免疫性 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自然感染的麻疹可获得牢固的终生免疫力。
3.防治原则 应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无免疫力者接触麻疹患者后,注射丙种球蛋白进行紧急预防,可防止发病或减轻症状。
(二)腮腺炎病毒的致病性
1.腮腺炎病毒是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只有一个血清型。
2.病毒通过飞沫或唾液污染食具或玩具传播。
3.学龄儿童为易感者。潜伏期2~3周,引起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若无合并感染,病程1~2周自愈。
4.青春期感染者可引起睾丸炎、卵巢炎等并发症。
三、冠状病毒
(一)冠状病毒生物学性状
冠状病毒呈球形,直径为120~160nm,核衣壳为螺旋对称型,核酸为单股正链RNA,有包膜,其上有排列间隔较宽的突起,使整个病毒颗粒外形呈冠状,故名之。
(二)SARS冠状病毒致病性及防治原则
1.致病性 有20多种病毒,其中能感染人的冠状病毒分为三个组别。
(1)I组,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和普通感冒及婴幼儿间质性肺炎的病毒。
(2)II组,引起新生儿和婴幼儿急性腹泻和胃肠炎的病毒。
(3)Ⅳ组,为2003年新发现并命名的SARS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具有流行性的严重疾病即急性呼吸综合征(简称SARS)。SARS-CoV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亦可经手接触及其他密切接触传播,还有可能经粪-口传播,主要侵犯肺、脾和淋巴组织细胞,引起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免疫力低下。
2.防治原则 SARS的预防主要是严密隔离病人和严格的消毒,在疫情控制后坚持监测,WTO提示至少还需要坚持监测1年。SARS的治疗主要是采取综合性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目前尚未发现有肯定疗效的抗SARS病毒药物。
四、其他病毒
(一)腺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1.生物学性状 腺病毒颗粒直径60~90nm,没有囊膜,20面体立体对称,衣壳由252个壳微粒组成,其中240个壳微粒是六邻体。
2.致病性 腺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通过手接触、共用毛巾及不洁水域游泳传播;少数经胃肠道传播。
(二)风疹病毒的致病性及防治原则
1.致病性 风疹病毒为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和垂直传播。
(1)人群对风疹病毒普遍易感,但有25%受感染者不出现症状。
(2)临床表现类似麻疹,症状一般较轻。风疹病毒感染最严重的危害是孕妇受染后可致胎儿先天性畸形。
2.防治原则
(1)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为预防风疹的主导措施。
(2)中国已将接种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MMR)纳入儿童计划免疫规程中。
(3)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的重点对象是进入育龄期的女青年,尤其是结婚之前的育龄女性。孕妇禁忌接种风疹疫苗。
试题精选
1.潜伏期可长达数年之久,但发病后却呈亚急性、进行性、直至死亡的疾病是
A.带状疱疹
B.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C.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
D.原发性肝细胞癌
E.登革热
2.可引起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的病毒是
A.疱疹病毒
B.麻疹病毒
C.汉坦病毒
D.腮腺炎病毒
E.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3.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病原体
A.流感病毒
B.衣原体
C.冠状病毒
D.禽流感病毒
E.嗜肺军团菌
答案:1.B 2.B 3.C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