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热门考点
1.糖皮质激素类药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炎症早期、晚期均有抑制作用。
2.糖皮质激素类药只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力,减少内热原的释放,对外毒素无效。
3.糖皮质激素对血液成分的影响: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嗜碱白细胞减少;中性白细胞增加,游走、吞噬、消化及糖酵解等功能降低;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加;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增加,凝血酶原时间缩短。
4.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抗感染时必须合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一般剂量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不可突然停药。
5.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严重感染,预防某些炎症后遗症,替代疗法,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和过敏性疾病,抗休克,血液病,局部应用,恶性肿瘤。
6.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①长期大量应用,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诱发和加重感染,诱发或加重溃疡,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肌萎缩、骨质疏松、伤口愈合延迟等;②停药反应,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反跳现象。
本节主要介绍糖皮质激素。
1.药理作用
(1)对代谢的影响
①糖代谢:升糖。
②蛋白质代谢:加速分解,负氮平衡。
③脂质代谢:向心性肥胖。
④核酸代谢:诱导合成特殊mRNA。
⑤水和电解质代谢:较弱保钠排钾排水。
(2)允许作用:对组织细胞无直接活性,但为其他激素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如儿茶酚胺。
(3)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抑制多种原因造成的炎症反应,如物理性、化学性、免疫性、感染性及无菌性(如缺血性组织损伤)炎症。
(4)免疫抑制与抗过敏作用。
(5)抗休克作用:常用于严重休克,特别是感染中毒性休克的治疗。
(6)其他作用:①退热作用;②刺激骨髓造血;③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④长期大量应用本药可出现骨质疏松。
2.临床应用
(1)严重感染或炎症:①严重急性感染,主要用于中毒性感染或同时伴有休克者;②抗炎治疗及防止某些炎症的后遗症。
(2)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和过敏性疾病:①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严重风湿热、风湿性心肌炎、风湿性及类风湿关节炎、全身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贫血和肾病综合征等,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可缓解症状。②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休克等。③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对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后所产生的免疫性排斥反应,也可使用糖皮质激素预防。
(3)抗休克治疗:对感染中毒性休克,在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下,可及早、短时间突击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待微循环改善、脱离休克状态时停用。对过敏性休克,糖皮质激素为次选药,可与首选药肾上腺素合用。
(4)血液病:多用于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目前采取与抗肿瘤药物联合的多药并用方案。
(5)局部应用:对湿疹、肛门瘙痒、接触性皮炎、牛皮癣等都有疗效。
(6)替代疗法:用于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及。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
3.不良反应
(1)不良反应
①消化系统并发症:胃、十二指肠溃疡,少数诱发胰腺炎或脂肪肝。
②诱发或加重感染。
③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④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⑤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等:与糖皮质激素促蛋白质分解、抑制其合成及增加钙、磷排泄有关。
⑥其他:有癫痫或精神病史者禁用或慎用。
(2)停药反应
①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多数病人可无表现。
②反跳现象:其发生原因可能是病人对激素产生了依赖性或病情尚未完全控制,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而致原病复发或恶化。
4.代表药物
(1)短效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可的松、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
(2)中效糖皮质激素:曲安西龙、对氟米松、氟泼尼松龙。
(3)长效糖皮质激素:倍他米松、地塞米松。
试题精选
1.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后,突然停药所产生的反跳现象是由于病人
A.对糖皮质激素产生耐药性
B.对糖皮质激素产生了依赖或病情未能完全控制
C.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D.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E.ACTH分泌减少
2.糖皮质激素可
A.减少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
B.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导致骨质疏松
D.导致血管收缩
E.抑制骨髓造血功能
3.以下对糖皮质激素作用的错误叙述为
A.抗炎作用
B.免疫抑制作用
C.抗外毒素作用
D.抗休克作用
E.稳定溶酶体膜作用
4.糖皮质激素大剂量、短时程突击疗法主要适用于
A.结缔组织病
B.肾病综合征
C.恶性淋巴瘤
D.感染中毒性休克
E.顽固性支气管哮喘
答案:1.B 2.C 3.C 4.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