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身免疫抗体谱

自身免疫抗体谱

时间:2023-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身免疫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细胞或分子发生免疫应答,产生低水平的自身抗体或效应性淋巴细胞的现象。自身免疫反应存在于所有的个体,是机体清除衰老细胞和某些自身抗原的方式,即免疫稳定功能。该病病因不清,可能通过遗传、雌激素、环境及免疫学等机制发病,有家族聚居倾向,并且可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受伤眼称为诱发眼,未受伤眼称为交感眼,故名交感性眼炎,属继发性自身免疫病。

(一)概述

自身免疫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细胞或分子发生免疫应答,产生低水平的自身抗体或效应性淋巴细胞的现象。自身免疫反应存在于所有的个体,是机体清除衰老细胞和某些自身抗原的方式,即免疫稳定功能。自身免疫耐受和自身免疫保持相对平衡,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则可能出现自身免疫病。

自身免疫病(autoimmune disease,AID)是自身免疫反应达到一定强度,引起机体病理改变,出现了临床症状的疾病。在对自身细胞或分子发生免疫应答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或不易清除自身的细胞或分子,而是持续不断地对其进行免疫攻击,结果造成细胞的破坏或组织的损伤,引发疾病。

(二)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病

1.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其临床表现为多系统损害症状,患者血清中含以抗核抗体为主的大量不同的自身抗体。该病病因不清,可能通过遗传、雌激素、环境及免疫学等机制发病,有家族聚居倾向,并且可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2.类风湿关节炎(RA) 是一种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症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为Ig M,称类风湿因子(RF),是自身变性IgG刺激产生,又称为抗-抗体。

3.重症肌无力 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后症状减轻。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检测对重症肌无力的诊断具有特征性意义,该抗体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导致受体被封闭和破坏,神经冲动不能传至肌组织。

4.1型糖尿病 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也可发生于各种年龄,有家庭遗传倾向。患者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5.外伤引起的交感性眼炎 指眼穿通伤或眼内手术后的双侧肉芽肿性葡萄膜炎。受伤眼称为诱发眼,未受伤眼称为交感眼,故名交感性眼炎,属继发性自身免疫病。眼贯通伤引起葡萄膜释放色素抗原,为隐蔽的自身抗原,能致敏T细胞,经增殖扩散,对另一眼的葡萄膜发生免疫攻击,属细胞免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