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磺胺类
磺胺类是最早人工合成并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常用药物有磺胺甲唑(SMZ)、磺胺嘧啶(SD)、磺胺米隆(SML)、磺胺嘧啶银(SD-Ag)、磺胺醋酰钠(SA-Na)和柳氮磺砒啶(SASP)等。
1.作用与应用
(1)抗菌范围较广,对多种敏感细菌有抑制作用。如革兰阳性菌中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革兰阴性菌中的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鼠疫杆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伤寒沙门菌等;对放线菌、沙眼衣原体、疟原虫及弓形虫病也有抑制作用。但对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螺旋体无效,甚至可促进立克次体的生长。
(2)作用机制是通过与对氨苯甲酸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阻止细菌二氢叶酸合成,进而影响细菌核酸合成,发挥慢效抑菌作用。磺胺药和甲氧苄啶的作用机制见图2-3。使用时须注意:脓液及坏死组织、普鲁卡因均可降低其抗菌效果。
图2-3 磺胺类和甲氧苄啶的作用机制
(3)常用磺胺药的特点及应用
①磺胺嘧啶(SD):口服易吸收,但吸收缓慢。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脑脊液中血药浓度高,可作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首选药之一。但在尿中易形成结晶析出,肾损害较重。
②磺胺甲唑(SMZ,新诺明):口服吸收与排泄缓慢,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大肠埃希菌引起的单纯性尿道炎、呼吸道感染、伤寒等。较少引起肾损害。
SML和SD-Ag特别适用于烧伤创面感染,其中SD-Ag抗菌活性强,并有收敛、促进创面干燥、结痂及愈合的作用。SA-Na用于眼部感染如细菌性结膜炎、沙眼等。
SASP口服难吸收,本身无抗菌活性,但在肠腔内可释放出有活性的5-氨基水杨酸和磺胺吡啶,具有抗炎、抗菌及免疫抑制作用,口服用于急、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及类风湿关节炎。
2.不良反应
(1)肾脏损害:磺胺类药及其乙酰化产物在酸性尿液中易析出结晶损伤肾脏,出现结晶尿、管型尿、血尿、尿痛等。
(2)过敏反应:以药热、皮疹多见,偶见多形性红斑、剥脱性皮炎,严重者可致死。
(3)抑制造血功能:导致粒细胞、血小板减少,极少数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患者可致溶血性贫血,故禁用。
(4)神经系统反应:如头痛、眩晕、失眠和全身乏力等。用药期间避免高空作业和驾驶。
(5)其他:胃肠道反应、新生儿、早产儿可致核黄疸等,故新生儿、早产儿及孕妇禁用。
3.用药护理
(1)用药前询问过敏史,对磺胺药过敏者禁用。用药期间,如有过敏现象立即停药,并报告医师,采取抗过敏治疗,并嘱患者避免阳光和紫外线照射。
(2)不宜与局麻药普鲁卡因等合用,以免降低药效。
(3)用药期间多饮水,同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防止肾损害。并定期查血、尿常规,发现血象异常或血尿、结晶尿等立即停药。老年人、肾功能不全、少尿及休克患者禁用。
(二)甲氧苄啶(TMP,磺胺增效剂)
抗菌谱与磺胺类相似,对多数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有效。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碍四氢叶酸合成。单用易产生耐药性。临床主要与SMZ或SD合用,可使细菌的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抗菌作用明显增强,甚至产生杀菌作用,用于治疗呼吸道、泌尿道及肠道感染。本药毒性小,但大剂量长期应用可致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应注意查血象,必要时可用甲酰四氢叶酸治疗。可致畸胎,孕妇禁用。
重点提示
磺胺甲唑(SMZ)与甲氧苄啶(TMP)配伍的原因:①SMZ与TMP半衰期相近(t1/210~12h);②双重阻断(SMZ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TMP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③合用结果是扩大抗菌谱、增强抗菌作用、延缓耐药性产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