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局麻药基础知识

局麻药基础知识

时间:2023-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产生局麻作用时,首先是痛觉消失,随之冷觉、温觉、触觉、压觉消失,恢复时顺序相反。常选用毒性较小,安全性较大的普鲁卡因,其次是利多卡因。多用于四肢、口腔及面部手术。作用范围广,适用于胸部腹部手术。常用利多卡因,也可用普鲁卡因或丁卡因。

(一)局麻药的作用

1.局麻作用 通过阻断神经细胞膜的钠通道,抑制Na+内流,从而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产生局麻效应。其作用快慢、强弱与神经纤维的粗细、有无髓鞘和药物浓度有关。产生局麻作用时,首先是痛觉消失,随之冷觉、温觉、触觉、压觉消失,恢复时顺序相反。

2.吸收作用 局麻药吸收过多或误注入血管内可引起全身作用,引起不良反应。

(1)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表现为眩晕、不安、多言、震颤、惊厥,最后可转入抑制,出现昏迷、呼吸抑制甚至呼吸麻痹。

(2)心血管系统:可抑制心肌,减慢传导,使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二)局部麻醉的方法

1.表面麻醉 将穿透性较强的局麻药涂于黏膜表面,使黏膜下神经末梢麻醉。适用于眼、鼻、咽喉、气管、尿道等黏膜部位的浅表手术。常选用丁卡因。

2.浸润麻醉 将局麻药注入皮下、皮内或深部组织,使局部的感觉神经末梢麻醉。适用于浅表部位小手术。常选用毒性较小,安全性较大的普鲁卡因,其次是利多卡因。

3.传导麻醉 将局麻药注射到神经干或神经丛周围,阻滞其传导。多用于四肢、口腔及面部手术。常用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和丁哌卡因。

4.硬膜外麻醉 将药液注入硬脊膜外腔,麻醉神经根。作用范围广,适用于胸部腹部手术。常用利多卡因,也可用普鲁卡因或丁卡因。

5.蛛网膜下腔麻醉 也称腰麻,是将药液注入腰椎间隙蛛网膜下腔,以阻滞该部位的神经根,适用于腹部或下肢手术(图6-1)。可选用丁卡因、普鲁卡因。

图6-1 局麻药给药部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