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抗心律失常药用药护理

抗心律失常药用药护理

时间:2023-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抗心律失常药对心血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使用不当易引起心动过缓,血压降低,严重时出现传导阻滞甚至心搏停止。医师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因自觉身体健康,对长期服用降压药有抵触,不能规则服药,经常擅自停药或随意减量。列举代表药物,并说明其治疗心绞痛的特点。

1.使用抗心律失常药前须测血压和心率。用药(尤为奎尼丁、利多卡因)期间也应经常监测血压、心率和心电图,如果血压明显下降、心率减慢或过快,心电图出现Q-T间期延长,或心律突然改变,应暂停给药,并立即向医师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2.遵照医嘱,正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静脉注射抗心律失常药时,注射速度要慢,剂量要准确。

3.使用普鲁卡因胺前应询问患者对本药或普鲁卡因有无过敏史,如有过敏史应报告医师。

4.告知患者,奎尼丁、普罗帕酮应在餐中或餐后服用,服奎尼丁期间应缓慢改变体位,以免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服胺碘酮期间避免在日光下暴晒,如出现便秘应及时告诉医师。

5.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不吃刺激性食物,不饮用咖啡、浓茶,保持大便通畅。

重点提示

抗心律失常药对心血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使用不当易引起心动过缓,血压降低,严重时出现传导阻滞甚至心搏停止。

讨论与思考

患者,女,30岁。近期多次自感心慌,心率每分钟190次,心律规则,第一心音强弱相等,约10min后发作停止。医师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请问:①可选用哪些抗心律失常药治疗?②使用抗心律失常药前,为什么要先测血压和心率?

实践9-1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用药与护理

【实践目的】

1.熟知抗高血压药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

2.掌握抗高血压药的不良反应和用药护理。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语言组织综合能力。

【实践材料】

1.案例 高血压病用药的有关的病例。

2.药品 相关抗高血压药。

3.环境 药物实训室、模拟病房;拟定学生评比方案,得分标准。

【实践方法】

1.情景演练 患者,男性,67岁,高血压病,长期服用卡托普利治疗。

(1)角色扮演:学生分为若干组,由一位学生扮演患者,一位学生扮演护士模拟用药并进行用药指导。

(2)讨论与点评:学生分小组讨论推选一学生进行评价,最后教师总结点评。

2.案例讨论 患者,女,60岁,因头晕、心悸3d入院。查体:BP190/120mmHg,HR78/min,律齐,无杂音,双肺呼吸音清,腹软,无压痛,四肢活动正常。辅查:空腹血糖8.2mmol。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因自觉身体健康,对长期服用降压药有抵触,不能规则服药,经常擅自停药或随意减量。

讨论:临床常用高血压药分几类?各类药的应用特点?该患者宜选用哪些抗高血压药?这些药的用药注意事项?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用药案例,讨论分析。

(2)每小组推选1名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各级同学提问。

(3)教师点评、总结。

【结果与评价】

(覃 琳)

实践9-2 硝酸甘油的用药护理

【实践目的】

1.熟知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2.掌握硝酸甘油不良反应和用药护理。

3.掌握对心绞痛急性发作患者处理及用药注意事项。

4.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动手实践的综合能力。

【实践材料】

1.案例 心绞痛用药的有关的病例。

2.药品 相关抗心绞痛药。

3.环境 药物实训室、模拟病房;拟定学生评比方案,得分标准。

【实践方法】

1.情景演练 患者,男性,72岁,心绞痛突发,自备有硝酸甘油片。

(1)角色扮演:学生分为若干组,由一位学生扮演患者,一位学生扮演路人模拟用药并进行用药指导。

(2)讨论与点评:学生分小组讨论推选一学生进行评价,最后教师总结点评。

2.案例讨论 患者,男,56岁。干部。高血压病史5年,2个月前,因劳动后出现心前区绞痛,经休息后缓解。患者20min前因情绪激动,突发心前区绞痛,疼痛向左上肢放射,伴恶心、心悸,紧急入院。查体:BP150/100mmHg神清,HR82/min,律齐,无杂音,双肺呼吸音清,腹平软,无压痛。初步诊断:高血压病(2级);稳定型心绞痛。紧急处理:硝酸甘油片,0.5mg舌下含服。

讨论:患者什么原因突发心绞痛?(注意还包括病理诱因)抗心绞痛药有几类?列举代表药物,并说明其治疗心绞痛的特点。应用硝酸甘油时,有哪些注意事项?试为患者拟定一个治疗的方案。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用药案例,讨论分析。

(2)每小组推选1名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各级同学提问。

(3)教师点评、总结。

【结果与评价】

(覃 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