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护理人员的责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护理人员的责任

时间:2023-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医护人员往往是最先进入事故现场的人员之一,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可预测,无论是中毒、疫情、安全事故还是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医护人员直接的现场接触都是一项危险的工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快速做出决策,开展紧急救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中,护理人员不仅要承担现场救治、现场控制的紧急任务,还要与诸多部门协调合作,最大限度地控制危机,减少损失。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含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疫病,涉及人数众多的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件,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公共事件。例如2003年春季在国内大规模暴发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护理的特点

1.社会影响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面广,易造成人们心理上的恐慌。若处置不当,不仅损失扩大,而且容易引发社会问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秩序及社会稳定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如2003年“非典”危机就是一场典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件不仅严重威胁广大民众的生命健康,引起了人们的心理恐慌,危机还影响了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等多个领域。

2.涉及人数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受灾遇难人数众多,涉及面较宽,呈群体性。如2003年“非典”危机就经历了从区域性危机、全国性危机直到全球性公共危机的过程。

3.风险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护理工作具有较大的风险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医护人员往往是最先进入事故现场的人员之一,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可预测,无论是中毒、疫情、安全事故还是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医护人员直接的现场接触都是一项危险的工作。

4.时间紧 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时,人们往往毫无防备,往往会出现病情、伤情和疫情严重,伤病人员集中、人数众多的现象。能否及时、准确地开展救治工作,不仅直接影响到患者安危,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快速做出决策,开展紧急救治。如2013年雅安地震,5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就在震后1小时成立完毕,赶赴灾区。

5.协作性强 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项复杂工作,需要全方位、多部门相互支持与协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中,护理人员不仅要承担现场救治、现场控制的紧急任务,还要与诸多部门协调合作,最大限度地控制危机,减少损失。

6.责任重大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护人员会首先达到现场,他们的判断、决策和处置,往往会对事件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同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环境严峻、险恶,护理条件艰苦复杂,需要护理人员承担更多责任。因此,护理人员任务艰巨,肩负着重大的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

(三)护士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责任

1.伦理责任 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时,公共卫生组织包括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和公共医疗机构及护理工作者均应承担起保护公众健康的职责,承担起治病救人的专业责任,这是对医务工作者职业伦理的底线要求。

(1)护理人员应当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协同合作,集中力量开展相关科学研究。

(2)护理人员应给突发事件中的致病人员提供相应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需要就诊的患者提供接诊治疗,并进行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患者,按照相关要求及时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给接诊人员或指定的医疗机构。

(3)护理人员应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交叉感染。按照要求对传染病患者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措施。对收治的传染病患者及疑似传染病患者依法报告所在地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配合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工作人员进行调查,采取控制措施。

(4)护理人员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组织力量,团结协作,群防群治,协助做好疫情信息收集报告、人员隔离及公共卫生措施落实,并及时对居民和村民开展传染病预治等相关知识的宣传。

2.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都对医护人员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法律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对违反下列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理或追究法律责任:①未依照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②未依照规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的;③未依照规定履行突发事件监测职责的;④拒绝接诊患者的;⑤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

重点提示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受害人员的医疗救护及现场控制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的重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