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应激源

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应激源

时间:2023-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护理工作烦琐、劳动强度大,而护士数量又短缺,致使护士频繁倒班、加班,搅乱了正常生理节律,透支脑力和体力。另外,有些医师存在对护理工作的职业和性别偏见,也会导致人际冲突。护理工作应激是指护理工作中的各种需求与护士的生理、心理素质不相适应的一种心身失衡状态。护理工作中的应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主要与护理工作的性质、工作内容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个人技能、素质等紧密相关。

(一)来自工作环境、工作要求的应激源

1.工作环境 医院是病菌最集中的地方,而护士是最直接和最密切接触病菌的一线人员,存在被感染的危险,生命安全时刻受到威胁;而且,在护理工作中,护士每天要面对患者的病容、呻吟、异味等负性刺激,还经常会接受濒死状态和死亡现象的刺激,这些都会给护士带来不快的感觉,造成心理压力。

2.工作要求 护士的工作涉及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而患者的病情又是变化多端的,急救和突发事件多,可控制性和可预测性低,因此,护士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及时观察病情并迅速做出护理处理,护士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易造成心力和体力的疲惫。

(二)来自护士自身方面的应激源

1.工作负荷加重,体力和脑力透支 现代社会对护士的要求增高,护士的工作负荷加重,护理不再是单纯的执行医嘱,而是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照顾。护理工作烦琐、劳动强度大,而护士数量又短缺,致使护士频繁倒班、加班,搅乱了正常生理节律,透支脑力和体力。

2.多角色的冲突 个体在社会中往往同时扮演多种角色,存在多种角色之间的转换,处理不好易造成角色冲突或混乱。护士多数为女性,在家庭中承担着母亲和妻子的双重角色,教育子女,承担家务劳动等,而在工作中又担任员工的角色,工作要求多,制度严格,需要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双重需要,容易产生角色冲突,工作中的负面感受有时会影响家庭生活的和谐气氛,而家庭的冲突也会影响工作效率。

3.职业发展的需要 护士在工作中升迁机会少,抱负在现实中受挫,对未来不乐观。而医疗、护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的诊疗手段层出不穷,又迫使护士在完成紧张的工作之余,还要努力学习,更新知识,掌握必要的护理技能,以免遭到淘汰,这些都会加重护士心理负荷。

(三)来自患者方面的应激源

由于生理上、心理上的病痛折磨,患者会产生诸多的负性情绪,并常常转移到护士身上,以宣泄心理压力,甚至有些患者家属,由于医疗纠纷得不到满意的解决,会将矛头指向护士,这些都给护士增加了潜在的应激源。

(四)来自人际关系方面的应激源

由于竞争机制的引入,职位竞争加剧,职业危机感加重,个体怕被解聘失业、被淘汰、不受重用,因而每个护士都积极表现,同事间竞争加剧,易引起矛盾冲突。另外,有些医师存在对护理工作的职业和性别偏见,也会导致人际冲突。

重点提示

护理工作应激是指护理工作中的各种需求与护士的生理、心理素质不相适应的一种心身失衡状态。护理工作中的应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主要与护理工作的性质、工作内容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个人技能、素质等紧密相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