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若应激状态持续存在,个体反应过度,心肌负荷加重,耗氧增加,易诱发心血管功能失常。
(一)生理方面
1.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由于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反应增强,体内儿茶酚胺增多,使心肌收缩能力增强,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外周血管、中心容量血管和脾收缩,从而维持了有效循环血量,增强了心血管的代偿功能,有利于保护个体。但若应激状态持续存在,个体反应过度,心肌负荷加重,耗氧增加,易诱发心血管功能失常。
2.对各脏器血流灌注的影响 应激反应会使部分血管收缩,导致部分组织和器官血流减少,以维持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但应激反应持续过久或过于强烈,就会引起肾、胃肠道及肝等器官的缺血与缺氧性损害。肾血管持续收缩可造成肾小球与肾小管坏死,导致急性肾衰竭;胃肠道黏膜缺血受胃酸侵袭,会引发应激性溃疡,长时间胃肠供血不足,损害了肠道黏膜屏障,使细菌毒素易于侵入血液,可以引发多脏器衰竭。
3.对呼吸系统功能的影响 应激状态下,全身耗氧量增高,肺动脉压升高,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液凝固性增高,易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二)心理方面
1.面对工作应激,个体最可能产生的后果就是对工作现状的不满,失去工作积极性,感到压力很大,体会不到快乐,易产生焦虑、紧张、厌烦等不良情绪。
2.个体丧失信心,自我效能感降低,即使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觉得难以完成,人际关系会恶化。
3.长期工作应激还能引起个体的行为改变,如导致大量吸烟、酗酒、滥用药物甚至吸毒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