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发性高血压
1.心理社会因素
(1)人格因素:研究发现,高血压的发生与人格特征和行为类型有关,“A型行为”特征是原发性高血压易患性行为特征。诸如焦躁、易冲动、高度敏感、好竞争、具有强迫性、情绪压抑、情绪易变等,通常都被认为是高血压的人格因素。
(2)心理因素:大量的研究和临床观察证实,较强烈的应激反应,能加重已有疾病或引发新的疾病。应激性生活事件和生活变故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及疾病的转归相关。生活中的负性生活事件引起心理应激,严重持久的应激反应可引发心理紧张,出现一系列消极情绪,尤其焦虑、愤怒、恐惧对血压变化影响较大,可明显引起血压升高。
(3)社会环境因素:早期的跨文化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多见于应激、冲突明显的社会。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生活环境差、社会经济地位低等紧张刺激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心理应激与高血压的发病率密切相关。
2.心理护理
(1)指导情绪管理:在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多进行开导,使患者积极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保持心态平和,学会自我调整,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另外,可以指导患者学习一些放松方法,如深呼吸、气功、太极拳、瑜伽等,进行自我情绪调节。
(2)改变行为方式:护理人员对于有“A型行为”特征的患者,应使其认识到,这种个性特征是造成其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帮助患者重塑自我,调整目标,并与患者共同商讨制定计划以帮助其矫正不良行为,如工作中能进不能退,竞争意识过强;生活中只要彩虹不要风雨,自我期望过高;遇事头脑发热,不计后果,冲动性强等。
(二)冠心病
1.心理社会因素
(1)社会和生活因素: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激烈,人际关系紧张,这些都会使人的心理压力增大,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冠心病的发病率会明显增加。另外,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熬夜、肥胖、缺乏运动等,这些行为因素可以通过病理生理途径促使冠心病的形成。
(2)人格因素:研究资料表明,“A型行为”的人格特征与冠心病的发病率有密切关系。A型行为的人群,其血液中的胆固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水平较一般人群高,其发病率是B型行为人群的2倍。重大生活变故和负性生活事件,如亲人死亡、离婚、天灾人祸等,极易使人产生焦虑、恐惧、愤怒、沮丧等不良情绪,这些负性情绪是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2.心理护理
(1)行为治疗:对于冠心病出现的多种情绪问题,可运用相关行为疗法来稳定患者的情绪。如听音乐、练气功等放松训练,可以降低血黏度,减少血小板聚集性,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减轻患者A型行为的影响程度,并逐步转变A型行为,使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2)健康指导:帮助患者制定切实可行的休养、调整计划,纠正其不合理认知。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找出与冠心病相关的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使其认识到危害性。按时作息,限制脂肪和进食量,减少吸烟或者戒烟,尽量减少生活中的诱发因素。
(三)糖尿病
1.心理社会因素
(1)人格因素:有调查发现,性格不成熟、注意力涣散、被动依赖、做事优柔寡断、缺乏自信、常有不安全感等都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行为特征。
(2)负性生活事件:一些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和治疗药物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突然受到负性生活事件的打击,病情迅速恶化,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这说明负性生活事件与糖尿病的代谢控制密切相关,另外,稳定的情绪常常可使病情缓解,而忧郁、紧张和悲愤等常常导致病情加剧或恶化。
(3)其他因素: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患者有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处理问题时有无有效的应对方式等因素,都可能是糖尿病的致病原因。
2.心理护理
(1)实施情绪疏导:长期的消极情绪反应不仅损害患者的心理健康,而且也会影响患者的病情和康复。鼓励患者倾诉自己的忧虑和痛苦,自由地表达真实感受。努力改变患者对疾病的悲观认识与评价,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倡导心身自护:通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帮助患者学会心身自护,鼓励患者多参加一些放松心身的活动,如听音乐、打太极拳、外出旅游等,既可保持心情舒畅,也有利于降低血糖。同时,鼓励他们与病友多交流,使其尽快适应患病后的生活,建立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消化性溃疡
1.心理社会因素
(1)人格因素:个性特点与行为方式与本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往往有如下特点:争强好胜,不能松弛;情绪易波动但又惯于克制;过分关注自己,不好交往。
(2)情绪因素:焦虑、恐惧、悲伤等负性情绪均易导致消化性溃疡。Brady曾设计过一个实验。让两只猴子各坐在一张约束椅上,每隔一定时间进行1次电击,A猴子可用压杠杆的方法避免电击,B猴子是否压杠杆与电击无关。由于A猴子处于随时准备压杠杆的紧张状态,1个月后死于严重的胃溃疡;而B猴子虽然遭受同样次数的电击,反而平安无事。
2.心理护理
(1)消除不良情绪:患者的焦虑、恐惧和悲伤等不良情绪,大多与其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有关。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痛苦与困惑,了解患者存在的问题,使患者对所患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从而走出误区,配合治疗,增加信心。
(2)调整行为方式:以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基础,指导患者调整各种不良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避免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消除心理社会压力。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学会放松,学会表达,悦纳自己,自在生活。
(五)癌症
1.心理社会因素
(1)人格因素:研究表明,C型行为属癌症易感人格,其主要表现为喜欢抑制烦恼、绝望或悲痛情绪;害怕竞争,逃避现实;表面上处处牺牲自己来为别人打算,但是心中其实又有所不甘;遇到困难,当时并不出击,到最后却做困兽犹斗等。
(2)情绪因素:生活中有很多使人产生应激反应、导致情绪变化的因素,如果缺乏合理的应对方式,不能有效排解负性情绪,造成长期情绪压抑,易导致癌症的产生。
(3)行为方式: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癌症划分为“生活方式疾病”,不合理的膳食、吸烟、酗酒、室内污染及运动缺乏等均与癌症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2.心理护理
(1)增强患者信心:鼓励患者表达自身的情绪情感,耐心听取患者的内心感受,并及时给予疏导,使其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恰当评价自身症状,理性地面对现实。应鼓励患者间的讨论与交流,创设积极的群体氛围,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2)实施心理暗示:异常心理可致癌,积极心理可抗癌,患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晚期癌症患者常常要经受精神打击和持续疼痛的双重折磨,护理人员应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多采用暗示性言语、安慰剂等心理暗示法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3)加强患者自护:癌症病程长,过程痛苦。可以通过自我放松训练,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以调节其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患者自身的抗癌能力,促进肿瘤的逆转和康复。可以采用气功、瑜伽、催眠、生物反馈等治疗方法。
讨论与思考
1.案例一 患者,男,56岁,干部。因上腹部不适、黄疸,到医院检查被诊为“肝癌”。既往应酬繁多,时常饮酒过量。妻子代诉:患者虽个性急躁,但与同事、朋友相处愉快;工作有魄力、家务有主见。住院期间,常主诉肝区疼痛。并经常表现出对家庭的愧疚,情绪抑郁。住院期间主要照顾者为妻子,子女因工作忙只能轮流来院探视,家人的互动及感情良好;但患者的妻子常在患者身体不适和谈及后事时,感到手足无措,常在患者病床旁黯然神伤,并向护士诉说其心中不舍及害怕面对患者的死亡。
(1)心理护理的目标是什么?需遵循哪些原则?
(2)该患者有哪些心理特点?
(3)对该患者作出心理护理诊断。
2.案例二 患者,女,50岁,干部,被确诊为直肠癌,病理结果是低分化腺癌,并进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转来本院接受化疗,入院后言语很少,经常唉声叹气,总是带着一副忧郁的神情,常常为一点小事与丈夫产生分歧引发争执。患者自诉:1年前,母亲去世。母亲辛苦了一辈子,最后因摔伤致残,瘫痪在床达3年之久,而自己因为工作忙一直没有时间照顾老人,因此,感到一份深深的自责,此后心情沉重,一直处在一种抑郁状态,做什么事都高兴不起来。
(1)请说明心理护理的实施程序。
(2)简述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原则及方法。
(3)简述对该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
(田禾丰 杨明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