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概况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概况

时间:2023-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对象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我国社区精神卫生工作,近年来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各界人士的关注,取得了显著进展。国内已形成城乡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模式,社区精神卫生工作已初见成效,但各地发展仍不平衡,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模式尚待巩固与推广。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应用社会精神病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和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医疗技术,促进社区范围内人群的心理健康,帮助提高个体承受应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减少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促进社区内全体人群的心理健康。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对象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对象是指社区全体居民,包括目前心理状态正常者,为全体居民开展全方位的服务,需要政府及其各部门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狭义对象是指社区中的精神障碍患者,由卫生部门承担主要任务,同时也需要其他部门的协同和配合,我国目前现阶段的社区服务对象仍以后者为主。

我国社区精神卫生工作,近年来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各界人士的关注,取得了显著进展。国内已形成城乡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模式,社区精神卫生工作已初见成效,但各地发展仍不平衡,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模式尚待巩固与推广。大力推广社区康复,成为初级卫生保健的工作内容之一。各级精神卫生机构应设社区服务科,区县精神卫生机构应以社区工作为重点,建立健全三级防治网,大力开展工疗站(组),看护组和家庭病床等服务形式,逐步实现精神病患者社区的划区管理。对致残率较高的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和老年痴呆,要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开展社会心理康复,特殊教育与职业培训。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继续推广至全国,将有力促进我国社区精神卫生学的发展,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模式。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为工作单位,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根据社区群体的特点,应用精神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知识,为社区居民提供人性化、多元化的心理卫生服务。为全体社区居民创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良好环境,构建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群体的精神卫生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