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500年左右,古埃及的Ebers古书中就有了关于民间对分娩、流产、产科阵痛处理、胎儿性别判断、妊娠诊断方法等的描述。公元前1300-1200年,甲骨文中关于王妃分娩染疾的记载,是我国关于产科疾病的最早记录。周朝已经有了用药酒催产和简单的助产方法。战国时代有关于胎儿逐月发育的记录。汉代杰出的医学家华佗曾以针刺成功地为死胎患者实施引产;使用麻醉汤为产妇进行剖腹手术等。到了唐代,产科已成为独立的专科。咎殷著《经效产宝》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产科专著。明代,产科方面贡献最大的是薛己,他发明了烧灼断脐法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随着医学各学科不断地取得新进展,在产科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的新成果和突破。其一,产科学护理理论体系的根本性转变。产科学以往是以母亲为中心的理论体系,重点研究孕产妇在妊娠期间的变化、正常分娩机制、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防治、异常分娩的处理、产褥期母体变化、异常产褥等,总之是以对母体的护理保健为主。现在这个体系已由母亲为中心转向母子医学一体化,在新的理论的指导下,普遍开展围生期监护技术和电子仪器的使用,更注重产科医师和新生儿科医师在分娩时的紧密合作和护理,从而大大降低了新生儿的病死率,显示了新的模式的优越性。其二,产前检查内容与诊断技术不断地创新和提高。通过对羊水、绒毛细胞、胎儿血细胞的培养等技术,可以早期对很多遗传性疾病和先天畸形等进行诊断,极大地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运用遗传学技术和理论,进行产前诊断和筛查,减少了有缺陷患儿的出生,对提高人口素质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三,生殖医学的发展,使得助孕技术日趋完善。运用生殖生理的新知识进行助孕,从控制排卵到宫腔内人工授精、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卵母细胞质单精子注射到胚胎移植前遗传学诊断等,都推动了不孕症的诊疗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其四,女性生殖内分泌学开始迅速发展。由于排卵、受精等受到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所以其功能失调可导致女性不孕、流产等疾病的发生。目前,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进行诊断、治疗、调整、护理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整个世界范围内医学模式在不断转变和发展,人们对生育、健康、医疗保健有了更高的需求,我国医护界逐渐与世界产科护理接轨,有了“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的整体化护理,我们要努力学好产科护理学,将产科护理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贯彻应用,为使我国产科护理达到世界先进助产护理水平而努力。
(王莉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