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细菌培养基的ph值范围

细菌培养基的ph值范围

时间:2023-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数期细菌生物学性状典型,对抗生素敏感。1.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常见有糖酵解试验、VP试验、甲基红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吲哚试验、硫化氢试验和尿素酶试验等。2.细菌合成代谢产物:①毒素和侵袭性酶;②热原质;③抗生素;④细菌素,可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⑤色素,可用于鉴别细菌。

1.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与方式 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离子和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还需要适宜的温度、酸碱度和气体环境。细菌以无性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群体生长繁殖大致可分为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退期。对数期细菌生物学性状典型,对抗生素敏感。

2.根据对氧需求细菌的分类 根据细菌代谢对分子氧的需要与否,细菌可以分为:①专性需氧菌,如结核分枝杆菌;②微需氧菌,如空肠弯曲菌;③兼性厌氧菌,大多数病原菌属于此;④专性厌氧菌,如破伤风梭菌、脆弱类杆菌。

3.细菌产生的与医学有关的主要合成及分解代谢产物 细菌合成及分解的一些在医学上有重要意义的代谢产物包括:①毒素和侵袭性酶;②热原质;③抗生素;④细菌素,可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2000);⑤维生素;⑥色素,可用于鉴别细菌。

4.培养基的概念 培养基是由适于细菌生长繁殖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人工配制而成的基质。

5.细菌在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①液体培养基:多呈均匀浑浊状态,少数呈沉淀生长。②固体培养基:单个细菌分裂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称为菌落。菌落可分为光滑型、粗糙型、黏液型。③半固体培养基:有鞭毛微生物呈羽毛状或云雾状浑浊生长,无鞭毛微生物呈明显的线状生长。

6.人工培养在医学中的应用 人工培养在医学上可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细菌学的研究以及生物制品的制备等。

历年考点串讲

近十年共考1题。为A1型题。出题重点在细菌产生的与医学相关的代谢产物。历年偶考。常考的细节有:

1.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常见有糖酵解试验、VP试验、甲基红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吲哚试验、硫化氢试验和尿素酶试验等。

2.细菌合成代谢产物:①毒素和侵袭性酶;②热原质;③抗生素;④细菌素,可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⑤色素,可用于鉴别细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